作者: NOR

目前任職於領潮創意,擔任用戶體驗研究顧問,在不同領域中進行使用者研究、產業輔導、以及企業內訓。在傳統產業工作七年後,回到學校取得認知科學碩士,畢業後轉入用戶研究與服務設計的領域,並開始協助UX的推廣,以及平衡南北資訊。一直積極將UX導入在傳統產業,並嘗試用文章,吸引不同類型的讀者,讓更多人了解UX。

我在場域觀察中,早產兒父母的衛教資訊雖然充足,但是爸爸媽媽出院前能夠聽進去的真的很少,即使有專業的醫生叮嚀,但是早產兒父母資訊管道真的太多,最後我發現,能夠一次聽進去的資訊,並不是因為內容清楚有公信力,而是這個資訊是誰給的。只有同是早產兒父母的資訊,才有聽一次馬上接受的魔力。

Read More

敏捷開發的組織精神,主要是營造一個扁平去中心化的自組織,每一個人都應該對組織主動貢獻心力,這也包含了對於產品功能的決斷上。本著用戶體驗的精神,任何關於解法的討論,都必須回到真實的生活情境,如果直接進行功能面的討論,很有可能會產生一個現象:任何的意見都是個人經驗的投射,而非來自使用者需求。在沒有用戶研究的情況下,至少,我們要能夠知道一個真實用戶的使用情境,即使是周遭親友也可以,每個開發成員都應該這麼做,提出真實的情境會形成有效的功能討論,所以每個團隊成員都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對周遭人事物保持關心,就有機會觀察到自己產品服務的使用情境。

Read More

所以,得到洞察真的可以找到最佳策略嗎?這會讓人懷疑自己過去所學的內容,不是要得到深入的洞察,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嗎?在現實層面,尤其是牽涉政治國族(家族),執行面上我們要多看一些場域利益關係人,剖析多邊關係的理路,最深洞察在執行面上,很有可能得不到可執行的策略,因為那就是築在人心之中創新的牆,我們需要時間,需要智慧,在這之前,我們需要說服多邊關係人的次要解法。

Read More

「需要人照顧的人,有房;無房的人,有能力照顧別人」這是青銀共居推行的想法,但台灣的社會現象,老年人需要人照顧,但可能無房;需要照顧人的青年人,但可能也不會照顧人。如果青銀共居的權利義務需要社會福利與生活規約的協助,磨合的角度,生活空間中所有人的心境心情,這就需要更多的觀察與理解。「試行」需要很多考量,因為,我們測試的是青銀兩代的人生。

Read More

「等」是服務體驗中必要的元素,有時候,等是為了彌補後台管理上的不足,所以胖老爹要你等,才能給你最好吃的炸雞;鼎泰豐要你等,因為他的前台體驗豐富了你的用餐情緒;手沖咖啡要你等,因為最後的那個等,就是手沖咖啡價值情境的美好生活。所以「等」,是種用餐體驗的技術,既然是種技術,就要好好的維持一定「等品質」,店家堅持不了「等品質」,這一切都白等了。

Read More

服務有問題,優化它來提高營業額;成本結構有問題,優化它來增加利潤;管理不佳,優化它來提升效率。這三個優化的方向,能夠提升的就是前台的體驗,以及後台的成本利潤結構,但並不能提高售價,因為那是把您沒有做好的部分修正,沒有道理把售價提高。

Read More

我並不會把認定 UI/UX 有能力做為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因素,而是在主要因素之下,好的 UI/UX 可以將導流進來的流量盡量留住,盡情變現,在購物需求又浮起時,讓消費者腦海中閃過的,盡是您的電商平台頁面。

Read More

我們其實可以很快的發現,純平台商大部份都存活下來了,服務營運商一家一家的退出市場了。用共享為名行租賃買賣之實的模式,終究還是回到了原本的紅海競爭市場,而他們原來的出租買賣的市場,本來就沒有辦法大規模營運,而是分散式的小個體戶經營。而純平台商只要意圖控制服務的提供方,將服務的提供方看成自己的員工,還是會有服務營運商的影子,也會逐漸形成內部的經營管理的壓力。

Read More

金融服務數位化,一定要更貼近生活,考量利益關係人需求,從既有的使用模式優化,才是近路。支票對於中小企業傳產而言,雖然表面上是種延遲支付的方式,但是對於收票方,卻可以憑支票去票貼求現,這是傳產資金運用的常態。如果在 B2B 支付行為上,沒有支票這種東西,很多金融服務或許就不那麼貼近實際需求,一張支票,所有經手過的人都是使用者,也都有不同的需求與義務。

Read More

常常看到 YouBike 與 oBike 的論戰,目前看起來各有各的支持者,但究竟哪一種系統是未來的主流呢?YouBike 與 oBike 看似兩種系統(定點停 vs 隨處停)正在展開廝殺,退幾步想想,它們身處的市場,或許根本不是同一個。

Read More

一群人之間會因為彼此借用不同物品,產生了交流,這樣才是共享,而不是占別人便宜。所以,共享不該用賺取的概念去思考。透過模式建立、商業模式驅動,共享概念得以運作的情況下,建立參與者共享的習慣,讓參加的人數增加,再開始平台化以及設立會員門檻,我覺得才是變現的部分,這時,共享經濟才會成立,強烈的誘因才有商業化的可能性。

Read More

現在的實體店面購物體驗,我們並不是要將用戶擺第一,而是將用戶的生活擺第一,讓我們用尋路的概念形成實體店面的骨架,再用園林造景的概念,賦予實體店面生活體驗,兩者結合之後,相信就是一個讓消費者願意造訪的消費場域。

Read More

我們似乎應該反過來,讓納稅義務人自己找出少繳的理由,也就是舉凡所有可以列舉的項目,都應該主動提供憑證,我繳了房貸,銀行就應該主動給我列舉的憑證,而這個憑證也不是給我,而是應該給財政部,由財政部統籌計算。

Read More

理解目標產業是一件重要的事,這會有助於一開始用戶調查研究的切入點,但是有一些服務,卻不是要從目標產業開始調研,而是要判斷你的服務的旅程長短,而大部分買賣型態的服務,販售的接觸點都很短,有時候可以退一步想想,你的服務是不是搭載於其他服務上,例如旅平險。

Read More

超商內的「掌櫃」,有效的將取件的成本,從店員的「變動成本」,轉移到掌櫃置物櫃的「固定成本」,在服務量上升時,並不會增加變動成本,讓超商賺進人潮,讓掌櫃多攻佔一個服務接觸點,有效的在異業合作的模式上,達成了互利,也增加了取件消費者的體驗。

Read More

引導師的工作,不是告訴學員,哪個方向是對的,而是要讓學員知道,還有很多不同的方向。例如,學員發現顧客喜歡親切的互動,所以學員開始思考怎樣的點餐方式可以展現親切,但是卻卡住了,你可以試著跟學員說:「點餐一定是顧客點嗎?」,讓學員開始思考店家如何幫顧客決定餐點,看看學員能不能舉出例子。

Read More

現代的人生活步調太快,有時候一些差異性的需求,很容易被忽略,但只要你思考過去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會有助於您釐清需求的差異性,或是直接看部老電影,你會特別對於長期需求有更深的體認,而長期需求才是我們優化服務的主軸。

Read More

在共創式思考時,我們不站在自己立場,亦不站在對方立場,而是讓對方跟我們站在同一立場,共同面對眼前的問題,而這樣的方式,往往會透過工作坊的形式,讓我方、對方、第三方,共同組成的小組,一起面對同樣的問題,思考共同解法。所以工作坊的設計與引導就極為重要,創意發想並不是主要的成果,而是融合三方想法,以及營造共識,這才是重點。

Read More

「固定成本」指的是支付一次可以使用多次的品項,可以從使用的年限分散攤提,像蛋型杯就是;「變動成本」指的是使用一次就得支付一次的品項,像優格的物料就是。所以店家雖然採用了較昂貴的杯子,但是因為外型可愛提升體驗,同時容量減少優格的使用,有效的將變動成本節省下來,攤提昂貴的固定成本,長期看來,變成一個還不錯的策略。

Read More

從事服務設計工作,我們對於串接一直都很忽略,我們看的都是消費者,以及要被執行的事,但千千萬萬不要忘記,如果您也曾經聽過我講服務設計,「場域中的所有人,都該被視作顧客,」而今年,我對於這件事感受特別深,也從這次年會阿里巴巴的案例中印證,「人」終究是服務設計的主軸,才是唯一的關鍵啊,不論科技進步的什麼程度。

Read More

我們認為,回饋給消費者的內容,不該著重於降低的保費,而是應該帶給消費者更安全、更健康的人生。所以當消費者做了提高風險的行為,而我們的裝置也感應到了,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記錄下來調整保費,而是要即時用遊戲化,或是預防性的提醒或措施,讓消費遠離風險,而保費的降低,純粹只是副作用而已。

Read More

如果您也是 lean UX 的奉行者,從過去每一樣雛型中測試,從測試結果中學到那些次機會形成的反應,在日後的執行面上落地應用,我想,你會跟我一樣,不是被新作的劇情感動,而是看到新海誠強大的實踐力,讓我終於知道,甚麼是合理中的不合理,而我們又如何被這些故事的不合理性,牽動宣洩,讓那些在生活中,曾經的小情小愛,小虛小幻,有了一個出口,在滾滾紛陳的現實壓力中,活在自己一個小小短暫的世界。

Read More

在醫院給付醫療費用,需要付錢的人,不一定是病友,有可能是保險公司、健保、勞保、或是肇事人。代墊款項的壓力與風險,因為應支付人不同,產生不同的需求情境,不同的需求情境,衍生不同的費用申請流程,如果可以直接從付費易用性改善,由後台直接解決這個問題,這個需求就搭上了價值。

Read More

當一群人往一個網站聚集,我們必須透過GA,才從流量的數字感受到衝擊。而當一群人拿著手機,一起聚集在一個特定地點,我們看到群聚行為,其實跟我們上網並無二致,純粹只是我們平常看不到的流量,突然看到了,讓人感到不習慣。

Read More

從今年開始,使用者研究員應該要開始朝向具備研究「使用者們的產業」的能力(把公司人格化),在一片人人都能做UR的氛圍下,使用者研究員即使在專業上不至於被追上,但有可能直接被放棄,所以多觸角的延伸研究專業,是不能停下的腳步。

Read More

「分享」是商品服務打開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在人際關係逐漸從實體轉移到虛擬的社群時代。在臉書上,我們特別容易接受親近友人與意見領袖的行為。

Read More

很多訪談的問題都是在現場才會提出,順著受訪者回饋的內容,將會有很多切入的角度,一個人找到的切入角度有限,兩個人就不一樣了,我們常常可以從夥伴的提問中,想到更深入的切入點,這種感覺就很像夥伴開車載你,開著開著,路漸漸熟悉了,你就可以提醒他,如果路漸漸不熟悉,就換你開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