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OR
五月初由食我卡所發起的Eatgether交友活動,熱度在臉書上延燒,似乎也還沒有消退的跡像,網路上也有不少討論其商業模式的文章評論。從一個服務設計研究者的角度,本文我將再針對Eatgether做七月前最後一次分析,跟各位讀者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我還是再強調一次,目前用網頁填寫資料的Eatgether,它還是一個活動而已,離營運,甚至談商業模式都嫌太早,我把現在的Eatgether當作是一次行銷味很濃的需求驗證調查。我個人去年曾經針對28歲到43歲的女性,進行過一次交友行為的調查,在那一次的調查中,有一個特別的族群,年齡在28~33歲,未婚,感情狀態不穩定,喜歡認識新朋友,不排斥跟不同男生同時來往,但不想要固定下來,會單獨出外旅遊,常以外地人的姿態,跟在地人攀談,得到一些當地的資訊,甚至半日一日的導覽,而且會分享這類旅遊資訊。對我而言,Eatgether在某種程度上,跟我那次訪談到的族群頗為類似,一群熱愛交友也願意分享交友體驗的人。
Eatgether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就是用明亮清新的色調,成功的在臉書借到一陣難得的東風。
參與者願意分享參與交友活動的體驗
過去的交友服務中,讓使用者隱密的找到知心對象是常見的作法,就算使用者頻繁的使用,也不見得會分享交友行為,少數會分享交友行為的狀況,多是雙方已經要步入禮堂,需要眾人祝福的時候。但Eatgether一開始就是在臉書平台曝光,加上刻意找出分享這個資訊的臉友,追蹤並分享臉友參與這個活動的動態,讓其他的臉書使用者覺得這是個認識新朋友的健康管道,而參與者公開自己參與配對的「宣告」,引起臉友的關注,更加讓參與者覺得要「給一個交代」,所以參與者上臉書分享參與的心得,變成是一件有趣又有點開獎意味的生活趣事。
「分享」是商品服務打開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在人際關係逐漸從實體轉移到虛擬的社群時代。在臉書上,我們特別容易接受親近友人與意見領袖的行為,而這樣的行為模式,操作上,我們可以從羅傑斯的創新擴散理論中看出來。
在擴散理論中,市場上所有的人分成五種, 革新者 (Innovators) 、早期採用者 (Early Adopters) 、早期追隨者 (Early Majority) 、晚期追隨者 (Late Majority) 和落後者 (Laggards) ,一般的臉書使用者,包括我,大多扮演著早期跟隨者,而我們的臉書注意力,其實都放在少數幾位的臉友上,如果妳所跟隨的臉友,本身是某個服務的早期採用者,你就很容易接受這個服務。
而Eatgether在臉書上,就是在營造身邊朋友都參加了這個活動的印象,其中不乏幾位具指標性的人物參與了這個活動,讓參與者不只關注別人的參與心得,自己也有機會成為被關注的人物。
Eatgether在不經意中借到了這陣難得的清新東風。
但是這個成功的活動,「借東風」其實只是個推力,如果沒有事前規劃與財務能力,這個活動其實也並非易事。Eatgether的籌劃團隊是食我餐飲顧問,本身有大量的餐飲合作廠商,這個活動的存在,有助於讓他的食我卡用戶們,縮短使用食我卡的間隔,讓餐廳方獲利,當然也等於是讓食我餐飲顧問的金流增加,所以由這個團隊來舉辦這個活動,再適合不過。
但是這東風畢竟還是借來的。
目前的模式,也才進行第一輪的配對,我們其實並不能預期往後的第二輪或是第三輪,都會跟第一輪一樣順暢,如果不順暢,東風又豈會再來,在臉書使用者不分享體驗的情況下,這個活動要散播到非臉書經常使用者又是一個門檻。所以這個活動雖然在需求驗證下有了不錯的迴響,但能不能保持清新,或是把認識新朋友變成一種習慣,這恐怕不是這次需求驗證的範圍了。
Eatgether其實要走的路還很長,一路上一直獨走也很辛苦,適時的找合作夥伴或是更多的異業整合結盟,這可能是必須先思考的事;另外,踏足海外市場的文化因素、法律問題、以及使用者習慣,這也是不能不注意的事。
台灣真的少一個清新的交友服務,希望Eatgether趕快結束活動期,跨入營運期,讓台灣也有一個跨國際的交友服務。
PS. 本文並不是說Eatgether符合創新擴散理論喔!
▇ 延伸閱讀:如果我是Eat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