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Nor

某天,有間銀行的業務到家父公司,推廣數位化服務,家父公司是一家傳統中小企業,跟這家銀行往來應該超過 30 年。
這位業務說,以後員工薪水直接網路轉就好了,不用每個月 5 號特地跑來銀行處理員工薪水,如果碰上假日,還要提前一日到銀行。其實我們也應該這麼做了,畢竟這個時代一直在改變,傳產也要接受改變才是。只不過以中小企業而言,此舉好像跟銀行的人情互動也會變淡了,畢竟見面三分情,能夠被行員、經理認出來聊個幾句,這其實也是傳產跟銀行習慣的場景。
這位業務又說,現在年輕人出門早就用手機取代現金了,不只不用現金,支票也可以不需要使用了,網路數位服務是趨勢,以後也不用開什麼一個月、兩個月的票期,直接在網路銀行設定一下,時間一到銀行就會直接幫我們付款了。
聽起來是個不錯的改變。
在晚餐的時候,家人閒聊時告訴我這個業務的事,我笑笑地說,這應該是很年輕的業務吧,到鄉下服務真的難為他了,其實南部有很多公司的負責人,還是很習慣去銀行刷簿子,看到存摺上的數字才安心。其實我也是。
另外,支票對於中小企業傳產而言,雖然表面上是種延遲支付的方式,但是對於收票方,卻可以憑支票去票貼求現,這是傳產資金運用的常態。如果在 B2B 支付行為上,沒有支票這種東西,很多金融服務或許就不那麼貼近實際需求,一張支票,所有經手過的人都是使用者,也都有不同的需求與義務(票貼求現或是支票到期前要記得存錢)。
而且,傳產中小企業也是靠收支票,才有理由去客戶家坐一坐,聯絡感情,交換產業訊息,當然,也順道看看客戶營運狀況,我們也會擔心收到支票後沒辦法兌現啊!
所以這類的金融數位化服務,應該不是像這位業務所講的,用設定付款時間來取代支票,我想他應該只是隨口舉例而已,畢竟金融服務數位化,一定要更貼近生活,考量利益關係人需求,從既有的使用模式優化,才是近路。
創新的部分,當然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