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日常生活

高弘樹笑說設計工作有相當程度「很像心理諮商」。像前面說到的分房睡,不一定是感情變淡,而是一方有打呼、夜讀等習慣,另一方忍受數十年,等到小孩都大了離開家,因為房間多出來而做些改變。夫妻還是住同一個屋簷下,這是「群」的部份,只是各自擁有更多「獨」的空間。

Read More

總結來說,新零售的重點在於數位化的客戶洞察、數位化的供應鏈管理、以及數位化的線上線下整合,進而獲得更準確的客戶洞察、更有效率的供應鏈整合、更全面的客戶服務歷程,進而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忠誠度,營造公司新的競爭力。

Read More

Netflix 從一開始就利用數據,貼近他的客戶,了解每一個會員的觀看喜好。當 Netflix 2007 年開始提供電影串流以及 iPhone 問世,顧客的生活習慣出現了劇烈的變化,看電影不再侷限於電影院或是家裡客廳,而是可以用電腦,或是手機,隨時隨地看電影。也因為這些轉變,Netflix 的數據掌握更細密,除了會員的觀看喜好,更掌握了會員的觀看習慣。

Read More

「需要人照顧的人,有房;無房的人,有能力照顧別人」這是青銀共居推行的想法,但台灣的社會現象,老年人需要人照顧,但可能無房;需要照顧人的青年人,但可能也不會照顧人。如果青銀共居的權利義務需要社會福利與生活規約的協助,磨合的角度,生活空間中所有人的心境心情,這就需要更多的觀察與理解。「試行」需要很多考量,因為,我們測試的是青銀兩代的人生。

Read More

這些受訪者表示他們會特別在意跟重視文章中有沒有拍攝「菜單」,因為「菜單」可以幫助他們了解餐廳的價位與餐點販售內容,若沒有「菜單」則沒有辦法評估與決策該餐廳是否前往用餐,由此可以得知文章中「菜單」圖片,對於讀者而言有多重要了。

Read More

「等」是服務體驗中必要的元素,有時候,等是為了彌補後台管理上的不足,所以胖老爹要你等,才能給你最好吃的炸雞;鼎泰豐要你等,因為他的前台體驗豐富了你的用餐情緒;手沖咖啡要你等,因為最後的那個等,就是手沖咖啡價值情境的美好生活。所以「等」,是種用餐體驗的技術,既然是種技術,就要好好的維持一定「等品質」,店家堅持不了「等品質」,這一切都白等了。

Read More

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有逐漸認知到通用設計的重要性,也著手因應高齡化社會可能產生的問題,而少數企業或商家也開始意識到自身產品或服務無法滿足長者需求,有意改善或提升,卻常面臨經費有限的困境。為擴大推廣及落實效益,我經常在為這些單位或店家思考低成本或不花錢的作法。例如,公共場域可將門口至電梯的路徑做明顯的導引(空間或地面指標),或是盡量避開人群湧現的動線,方便行動不便者移動。

Read More

「試想今天突然下雨,你身上卻沒有雨具,一名街賣者迎面而來,不是拿著面紙對你說『請幫幫我』,而是遞給你一把愛心傘。他看見你的『需要』所以幫助你,他不再只是『受助』的角色,你們之間存在的是城市互助的精神。而當你要歸還愛心傘時,能夠輕易的在街口找到街賣者,信任感就能從此慢慢建立起來。」

Read More

文字量不多,但是細緻、準確、客觀報導中自然流露著像小津電影裡才有的、對著平凡而莊重地工作生活的人們,端坐直視的纖細感情。攝影作品尤其美好,橋架了文字與現場、讀者與師傅,紙面足以神遊彷彿沒有了距離,該清澈透明的地方沒有妥協,該火紅炙熱的地方讓人感覺紙面發燙,同時傳達了 1500 度的危險與文字記錄的冷靜。

Read More

2017 年開始,作者接觸了許多新零售(又稱零售 4.0)案,有做商業模式轉換的也有做零售互聯網化的,或甚至是無人化零售的解決方案。由於零售行業屬於服務業且銷售的商品大多為民生用品,因此最主要的研究方式並不是訪談,而是觀察。那麼「觀察」和「在現場看一看」的區別是什麼呢?今天就用一天的工作坊來告訴大家觀察的要領吧!

Read More

你只要將 Tovala 調理包上的條碼對著爐子上的掃描器一掃,智慧爐就會自動設定烹調的時間及溫度,然後按下啓動鍵後就會開始烹調。這時你可以放心去做手邊的事情,不需要在爐邊等待。因為時間一到,Tovala 的 App 會透過手機通知你,取出後就得到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了。如果 Tovala 覺得你的自創食譜不錯而收錄進它的菜單中,並且有其他客人訂購的話,你還可以分到獎金,多了一個賺外快的機會,實在是一舉兩得。

Read More

台灣 40-65 歲的先驅消費者中,最重視的科技項目中,前三大為廚房烹調協助、生理偵測設備、友善長者的移動工具。而在生理偵測設備部分,除了量血壓、量心跳更為隨身之外,對消費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成為救命通報發訊站」,為自己保命;「如何預警」,讓自己遠離危機;「如何保有醫生判斷所需的記錄內容」,讓診斷更準。

Read More

在多數情況下虛擬與實體通路互相抵觸,因為這兩者會相互侵蝕對方的獲益。相信 Bonobos 虛實整合策略的成功,很適合台灣店家參考。若台灣零售企業能夠利用現有實體店面的優勢,專注在經營消費者體驗與痛點的解決,接著再透過電商來處理數據分析、庫存數量等較資料層面的程序,相信一定能創造出虛擬與實體策略的新火花。

Read More

2015 年,水越設計.都市酵母與 AIESEC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合作的「國際文化設計工作坊」集結了來自台灣、德國、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日本的大學生,從觀念、行為與政策等差異比較,一起探討環境美學與設計教育的關係,透過思考轉化成小學生的教育課程。在探討環境美學的過程中,在台灣可以談環境美學的議題包羅萬象,但是在和外國人的生活交流中,我們發覺「傳統市場」是個很好的出發點。

Read More

我們其實可以很快的發現,純平台商大部份都存活下來了,服務營運商一家一家的退出市場了。用共享為名行租賃買賣之實的模式,終究還是回到了原本的紅海競爭市場,而他們原來的出租買賣的市場,本來就沒有辦法大規模營運,而是分散式的小個體戶經營。而純平台商只要意圖控制服務的提供方,將服務的提供方看成自己的員工,還是會有服務營運商的影子,也會逐漸形成內部的經營管理的壓力。

Read More

了解市場長期以來的發展狀況、市場生態以及經營情形,得到許多承載在地文化脈絡的豐富知識與良好的接觸機會點。每個店家都有不同的需求與定位,老闆習慣的方式以及工具都需要一一確認,改造完成後也有些微調整,還有些需要時間測試是否適合,像是收納塑膠袋的容器,並且找擅於擺設的專家跟阿嬤聊聊擺設,改造是一條長河而不是一個 stop 點。

Read More

小鎮能拿出來的特色,不會再是古蹟,也不會只是物產,而是生活在這裡的人,由他們透過生命實踐的風格,獨特風土下所響起的協奏曲,不僅獨一無二,且這才是地方魅力所在。這群生活在這邊的人,他與他的故事,才是動人,貼近地方風土的內容,由人來敘事,勝過逾百年古物。

Read More

品牌的故事及懷舊的設計,讓 Herschel 的顧客相信當自己背起背包時,就如同是 1970 年代浪跡天涯的粗曠型男靚女,而這種感覺尤其受到都市文青們的青睞。因為 Jamie 和 Lyndon 創業的故事讓他們覺得,他們也可以背著Herschel 的後背包,在城市裡不斷的進行短期旅程,尋找自己的夢想,直到有一天裝著創業的想法回來為止。

Read More

MemoMi 的新產品智慧試衣鏡 MemoryMirror 帶來了創新的試穿風潮,讓顧客不用在更衣室來回試穿衣服,只要站在鏡子前輕輕一揮,就能輕鬆換上新裝。為了增加顧客購物的樂趣以及幫助合作店家掌握顧客喜好,還加入了社群功能以及跟店家共享 MemoryMirror 所收集到的數據。 這種不輕易滿足的特質,成功為自己、合作店家和消費者創造了三贏的局面。

Read More

人本設計要處理的是人與人行為互動有關的問題,而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種生物,所以老實說要發展一套一體適用的工具來解構,本身就有相當大的難所以這篇想來提提,設計工作坊之外,你需要自己花時間去準備,修煉的幾個核心能力,我把他稱之為「成為人本設計師所需具備的兩心四力」。

Read More

展覽一開始就整理出運動員組成的要素,讓人發現要成為一個運動員真的不容易。接下來,竟有許多以各種角度呈現運動員這個展覽主題的互動設計,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這次的觀展,透過不同視角去認識自己較少接觸,甚至很陌生的領域,令人感到新奇有趣。果然如同 21_21 DESIGN SIGHT 的介紹所述,這是一處為了讓造訪的人們可以享受接觸設計的愉悅,並產生新鮮而充滿驚奇的體驗,以設計的角度重新看待日常生活事物,發送各種資訊、提出各種方案的場所。

Read More

Open HCI 2017 第八屆人機互動工作坊今年於臺灣大學舉行,工作坊由臺大、臺科大、政大等校學生自治籌辦,旨在推廣人機互動學門與跨領域合作。來自不同領域的學員在經歷為期六天的講座與課後實作之後,在 7 月 2 日舉辦互動成果展覽,吸引滿場觀眾前來。

Read More

我們主張的是,生涯的成功要同時「做自己」以及「為別人」。「做自己」真正的意義是基於自己的個性興趣能力,從事「能夠幫助他人」的工作,重點在於兩者之間的配適(fit)。換句話說,當你在「為別人」時,能夠探索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能力、符合自己的個性,就是在「做自己」了。同時因為這樣的配適,你更容易做得開心做得好,也更能得到別人的讚賞與獎酬,在沒有「為自己」的情況下反而收穫更多。

Read More

常常看到 YouBike 與 oBike 的論戰,目前看起來各有各的支持者,但究竟哪一種系統是未來的主流呢?YouBike 與 oBike 看似兩種系統(定點停 vs 隨處停)正在展開廝殺,退幾步想想,它們身處的市場,或許根本不是同一個。

Read More

日本目前正面臨低生育率,高齡化等社會問題,加上日本是移民人口較少的國家,勞力短缺且成本極高,自動販賣機為此提供了解決之道。人性化的溝通,讓冰冷的機器也有了溫度。早晨上班的途中,購買罐裝咖啡,一句來自販賣機輕聲的早安問候,瞬間拉近了與消費者間的距離。

Read More

一群人之間會因為彼此借用不同物品,產生了交流,這樣才是共享,而不是占別人便宜。所以,共享不該用賺取的概念去思考。透過模式建立、商業模式驅動,共享概念得以運作的情況下,建立參與者共享的習慣,讓參加的人數增加,再開始平台化以及設立會員門檻,我覺得才是變現的部分,這時,共享經濟才會成立,強烈的誘因才有商業化的可能性。

Read More

離鄉背井到北京工作賺錢的「北漂」,租不起地上的房子,轉而居住到地下空間成為「鼠族」,居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秘密巢穴。「地瓜社區」獲得2016 年 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他們改造北京閑置的地下防空洞,並幫助社區居民利用自己的知識技能為社區提供服務,拓展自己職業發展的可能性,營造溫馨的社區文化。

Read More

一切終將回歸市場機制,知名品牌有膽識,投入這一場充滿創意且大膽的服務設計實驗,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都代表服務不再是把麵煮好就好,而是可以透過設計思維,試圖處理服務系統的問題,讓價值傳遞更為細緻化,組織化及多元化,從而創造效能,不僅品牌從而找到價值,並得以讓顧客滿意,貼近品牌的核心內涵,精眾的時代,沒有一個品牌需要服務全市場的客戶,唯有知道你是為了誰而存在,被誰所需要,這才是品牌能永續存在之道。

Read More

我們似乎應該反過來,讓納稅義務人自己找出少繳的理由,也就是舉凡所有可以列舉的項目,都應該主動提供憑證,我繳了房貸,銀行就應該主動給我列舉的憑證,而這個憑證也不是給我,而是應該給財政部,由財政部統籌計算。

Read More

我相信只要善用設計力,多花點時間觀察旅人的行為,從中找到脈絡洞見,絕對有辦法突破,這是一個絕佳的社會設計議題,因為不僅攸關旅人的安全,設備的維護與公共空間的秩序,如何讓想要快速移動的旅人能透過互動情境與物件的引導,那個元素可能是地面的輸出物,也可能是一種聲響,或是光線及氣味,讓趕時間的旅人,能改變習慣大步走向樓梯走道,從此電扶梯就可以讓有需要的旅人安心且自在的站好又站滿,當然如下圖高雄捷運的琴鍵可能就是一個不錯的設計。

Read More

掌櫃是後起之秀,選擇直接和成熟的電商合作來打開市場是明智的,雖然也有可能是兩面刃(萬一招致差評也會散的特別快);會找上讀冊我相信是商業考量的結果,提案的人非常聰明想給你一個讚,但是UI設計大概沒甚麼經驗,或是說缺乏UX思考,請優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