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記憶》開卷有感

0

文/ Jerry Cheng 鄭陸霖

(圖片來源:flaneurculturelab YouTube

週末,從閱讀海德格開始,接著民藝,最後收尾在這本好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出版社寄來的書前幾天收到,就一直帶在身邊,想找個對的時段好好展讀,今天在民藝之後開卷是很好的搭配。

這本「書」讓我非常感動,讀到一半就起身去找個塑膠封套先保護起來,因為每一頁,文字、排版、攝影、、好多細節都讓人感受到用心,邊讀這書,只要一有個段落間的空檔,手指就不自覺地來回翻玩,眼睛享受圖文搭配的不同配速、很久沒有這種純然的閱讀享受。

文字量不多,但是細緻、準確、客觀報導中自然流露著像小津電影裡才有的、對著平凡而莊重地工作生活的人們,端坐直視的纖細感情。攝影作品尤其美好,橋架了文字與現場、讀者與師傅,紙面足以神遊,彷彿沒有了距離,該清澈透明的地方沒有妥協,該火紅炙熱的地方讓人感覺紙面發燙,同時傳達了 1500 度的危險與文字記錄的冷靜。

書的下標與串接章節圖文的編排都看得出溝通的精準用心,以人帶情,以情帶物,人與物連結的感情豐滿而節制,那是真正浸泡到對象本身足夠時間、反覆觀看移位調整距離才能夠讓讀者感覺到的窩心。

我想跟行人文化的朋友表達敬意與謝意,「行人文化實驗室」拆開來每個字,「行人」「文化」「實驗室」一一都在這個作品中得到了體現。在這個「文化」與「創意」因為濫用而變得輕薄的年代,這個下午的閱讀經驗讓我重新肯定,最終,厚實的「底醞」才是辨別真假的關鍵,而《透明的記憶》為我做了切合時代的珍貴示範。

我還沒有談到內容,這書雖小但裡面有產業、地理、文化、社會、設計、民(眾與工)藝,每個關連都是我的關心,認真寫絕對會耗掉太多的時間,不適合週末隨性感想的筆談分享。但「書」本身既是「形式」,在誠懇的出版者手中,也已經進入、支撐、成為了「內容」;或者可以說,這本書讓我感動的地方正是在「透明的記憶」這個主題上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真誠一致(integrity)。

最後,雖然說一直強調「書」,但我擔心仍有一絲表達上反而產生誤解的不安。就我一個讀者流暢如觀影的內在閱讀體驗,或者,就這本書參與/促成的企劃,「書」直覺的 connotation「出版」確實過於狹隘,我感覺,這是一本自覺地要成為文化運動積極媒介的新時代的另類書。行人確實不做出版,它是厚實細膩足夠掛上「文化」之名的實驗。

如果你/妳也想參與到這場實驗,可以加入書背後的群眾募資計畫,用創意保存我們很重要的一份玻璃記憶。(計畫從 2016/09/12 00:00 集資至 2016/10/15 23:59,集資已經結束且成功!)

【不只是玻璃杯】台灣傳統窯口玻璃再興計畫

 

授權來源:《透明的記憶》開卷有感

Share.

Design with Society in Mind。Jerry (鄭陸霖)老師,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博士。現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編輯委員 / UserXper悠識數位顧問,社會設計策略專家 / 「Design X Society」 Forum,創始兼召集人。曾任:前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前日本關西大學、日本東北大學,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客座教授 / 前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 前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