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弘樹笑說設計工作有相當程度「很像心理諮商」。像前面說到的分房睡,不一定是感情變淡,而是一方有打呼、夜讀等習慣,另一方忍受數十年,等到小孩都大了離開家,因為房間多出來而做些改變。夫妻還是住同一個屋簷下,這是「群」的部份,只是各自擁有更多「獨」的空間。
作者: 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在每場短短兩個半小時的接觸中,除了收集各地長輩的生活心聲,也希望在過程中他們可以自主、安心地說出需求,且在走出這個活動空間後,可以多為自己的生活多想一想。期待共建美好高齡生活,別忘了回頭聽聽長輩們的生活真心話。
長者對家人的心理依賴仍是最重要的一環,可以支撐一整天的小快樂通常不來自社群,而是兒孫一通親撥電話、一句 Line 關心留言或貼圖、一則搞笑影片、或一則關於健康疑難的轉貼文,家人關懷帶來的小快樂是長者心中的日常期盼。
元智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為榮家設計的懷舊治療,係利用物聯網技術,結合市售智能手環佈置「生命樹」情境走廊,當失智個案經過,系統會透過手環辨識身分,然後自動播出專屬該位失智者的影音,亦即不只家族照片各異,連影片、音樂都完全客製,張伯伯經過播鄧麗君,王媽媽經過播周璇,每個人的記憶各不相同,觸動的連結點也不會一樣,在板橋榮家測試的成果頗獲好評。
人的注意力很有趣,說到熟齡市場、銀光經濟,有人會把注意力放前面,認為熟齡、銀光因為關懷老人,是公益;有人則會放後面,想說人口結構改變是趨勢,應該有很大市場。事實上,它既社會學也經濟學,好的初衷得搭配有效策略,更能生生不息。人間事往往知易行難,理論上,兩點之間最短距離是直線;實務上,兩點之間常拐了一彎又一彎。
文/ 龍吟研論 要了解「銀光經濟」脈絡,…
波特認為,數十年來,醫療照護體系都在錯誤的層次上競爭,例如提計畫、爭點數、省成本,但真正具競爭力之處應是醫師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疾病及其後續併發症。然而,在現代的醫療體系中,卻瘋狂追逐議價能力及轉移成本的零和競爭,而非為病人創造價值。所以 ICHOM 主張要有一套全球通行的醫療服務品質標準,既衡量各病症治療結果,又提供良性競爭參考。
台灣 40-65 歲的先驅消費者中,最重視的科技項目中,前三大為廚房烹調協助、生理偵測設備、友善長者的移動工具。而在生理偵測設備部分,除了量血壓、量心跳更為隨身之外,對消費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成為救命通報發訊站」,為自己保命;「如何預警」,讓自己遠離危機;「如何保有醫生判斷所需的記錄內容」,讓診斷更準。
從 40~65 歲的先驅消費者可知,「行走穿戴設備與輔具」潛力可期。而初期市場可鎖定在「對運動傷害有⾼度意識的人」。因為在意「運動損傷」的⼈,願意付費降低運動傷害的狀況較易發⽣,單純為保養膝蓋而添購相關設備的動機並不強。其中,台灣又以「爬山族」的需求更高。
在各式皮相抗老行動中,髮色調整是效果立見的年輕化手段。Kantar Worldpanel凱度消費者指數長期追蹤全台6,500位15-65歲消費者每日的購買行為,據其研究推估,台灣DIY染髮劑銷售規模逐年提升,2015年自染髮市場達12.8億,其中50-65歲的消費占比為六成,到今年1-8月,這群新熟齡消費者已經創造高達七成的銷售額。不僅如此,不為遮蓋白髮而是追求更鮮艷髮色的新熟齡消費者也在悄悄增加中,彩染染髮劑的銷售占比從11%躍升至15%。新熟齡世代正在扭轉染髮劑市場的消費結構,重新定義新熟齡的美麗髮色,不再是把白髮遮蓋住就好,也要與時尚同步。
唐玄輝老師指出,創意與創新的差別,在於是否具有商業化價值,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創意或許無限,但是實際上能付諸執行而且值得商業化的,比例時常不到1%。
台科大工商業設計系副教授唐玄輝指出,設計史上有個經典案例: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簡稱BT)曾經為老年人開發一款電話機,大字按鍵、大音量,可以和助聽器連結,功能單純、造型樸實,一點也不炫,本來認為這麼簡單的話機,只有小眾市場買單,結果上市以後大賣,BT趕緊做了調查,才發現許多公司的秘書小姐會買,原因是她們每天要打無數通電話,這款大字鍵話機按錯機率最低,對提升工作效率很有幫助!
2015年起,每年至少有10萬名準單身人口進入退休生活。當晚婚與逐年增加的中年離婚率趨勢不變,加上自然喪偶率,將會出現更多類單身退休人口。這群單身新熟齡對於退休生活的規劃比一般人想得早、思考更周密,甚至還不到40歲就開始進行相關準備。一個人的退休生活模式,將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新市場。
一位受訪的視障者說:「我不是怕開口問,我怕每天問同樣的問題,那會產生一種壓力。你總不可能每天都問御飯團怎麼打折、配什麼、飲料有哪些,因為他講的豆漿、米漿,我都不喝,我有限制的東西。」
龍吟研論於兩岸六大重點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北京、上海、廣州),深度訪談超過千位身為意見領袖的先驅消費者,以幸福未來為核心,發掘影響未來5年兩岸消費市場的五大需求趨勢與十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