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場的環境美學:工作坊實錄

0

文/ 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關於美學

美學一字來自希臘,本來是哲學的分支,旨在探索藝術美與品味的本質,對於美的創造與感受。有人甚至提出美學是門研究感官認知的科學,是對知覺與品位的判斷,而並非現今人們認為的情感層面對於美的認知。

古時候的希臘人,認為宇宙是一切起源,要認知世界則要發現背後的真理,於是透過哲學思想,歸納出許多對於天文地理的發現,進而有美學這個領域。其中為眾人所熟悉的,發明畢氏定理的畢達哥拉斯,就是美學思想的翹楚,他是第一代建立美學基礎的哲學家。他的論述建立在數學基礎上,其中一派就提出「美是和諧與比例」的觀點。

另外,當時的藝術抱持永恆性與普遍性,他們認為宇宙是永恆的,存在著真理,真理中存在著法則與秩序,也就是普遍性,可以用法則歸納出何謂美的標準。

對於美學的探討,西方的思想則可以分為幾種流派與認知方法,亦如唯物論與唯心論、主觀與客觀。美學的定位也是如此,分成把自己的觀點納入判斷意識的,還有客觀的審美觀兩種,稱為認知方法與非認知方法。

關於環境美學

環境美學是五感。
環境美學是生活與美感結合,是相輔相成的。
有詩意的環境美學,是最高境界。
─ 朱旭健 老師

「環境美學」就是怎麼拍都美。
「環境美學」是一種態度。
─  Agua

環境美學之於台灣人,一直很少有人提出實際的學術見解,也從未有單位針對環境美學提出適當教材,直到成大建築系的吳光庭教授承接教育部委託,出版一部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電子書《美感入門》,其中提到美感的六大要素 – 色彩、質感、比例、結構、構造、構成 – 與美的十大原則息息相關。

▲ 美感要素(圖片來源:美感入門電子書

找出「環境美學關鍵字」

2015 年,水越設計.都市酵母與 AIESEC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合作的「國際文化設計工作坊」集結了來自台灣、德國、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日本的大學生,從觀念、行為與政策等差異比較,一起探討環境美學與設計教育的關係,透過思考轉化成小學生的教育課程。

▲ 國際文化設計工作坊 2015(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水越設計 Agua 帶領各組進行決定環境美學的關鍵字。透過工作坊,同學們開始進行自身美感的探索,也提出決定美的一些聯想字:光線、層次、對比、情感、開拓、善、自在、色彩、信心、執著、夢想、溫度、誠實、跟人溫度的關連、樂觀、紀念性、實用性、細節、紋路、稀有性、和諧、因人而異、不完美、 同理心、能量發電器、破舊、記憶、犧牲。

Group 1 |自我認同
組員:陳渼璇、吳品瑩、佐藤崇大、李貞儀、陳奕彣、楊茲帆、葉儒勳

對於一切美感的成立,這組同學認為關鍵在於自我認同感(self-identity)。「過去台灣因為歷史的背景,我們蘊含著多元的文化,現今卻被強勢文化牽引,導致本土文化式微。當我們每天都追著西方、日本文化走,本土意識將逐漸降低,唯有建立自我的認同感(不管在個人或群體中),了解我們獨有的特色,才能建立融合當地文化的美學。例:如今缺乏本土文化的新建築,卻隨處可見歐風豪宅,該如何讓都市保有傳統並符合現今生活型態,大家可試著去探討此一問題。」

▲關鍵字發展(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關鍵字發展:鼓勵、自信、觀察力、正面思考、實驗精神、不比較、長處發展、接受不完美。以上關鍵詞皆彼此牽動,相互關聯,這組同學認為,這一切要從教育觀念著手。例:bucket list 願望清單,鼓勵大家執行夢想,在過程中一定會有挫折,不要怕失敗,大膽說出願望,並且禁止學生互相嘲笑,以正面的思考與自信的建立來發展自己的潛能。

Group 2 |感知
組員:吳佳勳、許志緯、胡嘉凱、劉映均、裕喜子(Yukiko)、江泓儒、許亮文

這組同學發現一些問題,可以印證人們對於環境美學確實需要多一些認識。「例如:台灣有很多混亂的招牌,店家想花越少的錢放越多的資訊在招牌上,卻不在乎招牌看起來如何,也不在乎人們看到這些招牌的感受。這個問題顯示出台灣人缺乏對於環境美學和同理心的意識。只有當我們會想到他人感受並嘗試和他人溝通想法時,我們才能對環境美學有共識。」

▲關鍵字發展(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關鍵字發展:問題 → 意識 → 同理心 → 共識

Group 3|共識
組員:劉盼、邱惟平、游允赫、張庭瑄、冼雅元、林志謙、關野渚

「環境文化為一區域內群體的共同意識,尤『環境美學』為一廣大、發散之議題,若欠缺共同凝聚方向,將難產生改變環境的行動力。舉例來說,若ㄧ商店街上的店面沒有達成共識,那麼也許這家店用心在外觀上下足功夫裝點,隔壁的店卻掛起顯目突兀的招牌,整體美感很容易就被破壞掉了。假如大家對那條街有美的共識,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而這種情況在台灣卻是到處都在發生。環境美學不應只是少數自覺者的責任,需藉由人與人之間的渲染力將『美感』植入生活的意識中。向外散播、傳遞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情感上的同理,更需認知上的同理心。讓『環境美學』以同理為圓心,向外發散,便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關鍵字發展(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關鍵字發展:Consensus(common sense)共識 → 同理心

環境美學從傳統市場切入

在探討環境美學的過程中,在台灣可以談環境美學的議題包羅萬象,但是在和外國人的生活交流中,我們發覺「傳統市場」是個很好的出發點。

原因:

  1. 每個國家都有市場
  2. 每個人都去過市場
  3. 市場與民生、商業、文化息息相關
  4. 交易形式改變,傳統市場在未來有可能消失
  5. 市場觀察百樣考,豐富多元,已經足夠成為一個大議題!

那麼對於環境美學,從市場的角度,可以如何切入?我們和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日本的同學從文化交流,從分享各國市場開始。有趣的是,我們發現公有市場的概念,是由日本人帶過來的,像衛生環境,公制物價的規範。現今的日本,已經少有如台灣生鮮、熟食與雜貨混合的市場,日本除了超市還有魚市如築地市場、蔬菜市場、水果市場、還有肉品市場。而不管哪一個國家,我們發現參與的同學較少去傳統市場,現代青年大多都去現代化的超級市場,而主要原因是不喜歡傳統市場的氣味與溼地板,還有感覺雜亂。

在 6 天的工作坊裡,我們去了 3 個市場,分別是大直市場、東三水市場(新富市場)與湖光市場。

▲東三水市場(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環境美學 x 歷史古蹟

▲馬蹄形外觀的市場(圖片來源: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讓舊建築新生的歷史性建物「新富市場」是位於萬華地區的市定古蹟,於 1935 年落成,建築物本身造型為馬蹄形,如同老式建築,有中空的中庭以利天然採光,完整涵蓋日治時期木造、磚造與鋼筋混凝土造三種結構,兼具採光與通風的優點。日本官方在統治台灣的時期,明確制定公共衛生費與市場取締規則,而新富市場就成為台北市第一座符合新式衛生標準的公設市場,新富市場前身為綠町市場。

光復後,新富市場曾因批發需求繁華一時,但因 1978 年環南市場開幕,逐漸帶走客源,加上東三水街攤販的合法化,使新富市場逐漸沒落。該市場建築是台北市少數僅存維持原貌的日治時期公設市場,市場本館建物及辦公室於 2006 年列為市定古蹟。

▲原市場管理員辦公室與宿舍(圖片來源: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5 年的新富市場,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植入新能量,開放此空間成為多元性藝文活動展演空間。

▲挑高的新富町文化市場室內空間(圖片來源: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我們與來自德國的 Nina、來自日本的 Takahiro、Kenta,還有來自馬來西亞的黄轩然交流各國家或城市,有無類似新富市場或是剝皮寮的古蹟新生案例。Nina 提到在她住的地方 Essen 有一個老礦場(Zollverein Coal Mine Industrial Complex),現今已被改造成紅點博物館。

在分享國際案例後,帶同學們參觀老台北,從新富市場到剝皮寮、龍山寺與青草巷、甚至到華西街,同學們發現許多從未感受過的新舊交融。有人說,在那兒首次被「站壁欸」攬住手臂,第一次在自己的國家體驗文化衝擊,讓人印象最深刻。也有人提到雖然去過華山與松山文創園區,但是在萬華,卻真正感覺得到人們真正生活在此場域,真實地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人的生活當中,讓讓歷史文物活生生地放在人們生活的周遭,去體驗與感受。

此外同學也提到,在新富市場和剝皮寮,觀察到環境美學的細膩之處,例如翻新修建的新富市場可以看到地上的溝渠與微微傾斜的平台,皆讓人更能親近的設計。剝皮寮則有良好的動線規劃,可以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該地,在就有建築上有有新的元素融入,產生新舊建築的對話。

環境美學行動 – 談環境美學與設計教育的關係

在參觀許多場域,還有與國際學生的文化交流,我們在工作坊的最後一天,帶著同學實地去內湖的湖光市場,執行環境美學改造行動!先讓同學分成台灣組與外國組,互相為對方出題,在市場內進行實體設計改造行動。實際的改造行動,內容產出為三點:分別為設計飲料單、店家改造、設計招牌。跑完市場行動,我們還在附近的公園圍成一圈,進行 6 天工作坊的總結,探討市場與環境美學教育的可能性。

▲工作坊到湖光市場實際行動(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Group 1|翻譯飲料單
組員:吳佳勳、劉映均、許志緯、 黄轩然

▲水果攤飲料單翻譯(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原先店家婉拒了同學的提案,經過溝通,價目表完成後請老闆過目時,意外的,老闆嘴角上揚,用慈愛的目光看著同學說:「還滿可愛的!你們要怎麼貼?」「拿膠帶去貼起來啦!」店員還開玩笑的要貼在老闆背上。原先願意聽同學提案但後來婉拒的老闆娘也跑來看成果。

小組總結心得:黄轩然分享了馬來西亞的華人市場也有類似於湖光市場的攤販,一些命名上的些微差,到了水果店時還特別提到馬來西亞特有的水果,建太也說這是他第一次吃到蓮霧。各國地理氣候及文化的不同讓同學們都覺得相當有趣。任務執行時,不時因為任務需與正在忙碌的老闆溝通其實相當不好意思,雖然第一個老闆婉拒上午時段讓我們執行翻譯任務因太過忙碌(下午可以),但在提案商量過後老闆願意讓同學們翻譯水果店的果汁價目表,以及殺價過程相當順利,都讓同學們體會到了菜市場真的是相當具有人情味的地方。

Group 2|店家改造
組員:陳渼璇、吳品瑩、佐藤崇大、李貞儀、陳奕彣、楊茲帆、葉儒勳

任務是為一家店面提出一個設計案,同學選了一間賣「健康蔬果汁」的店。首先,同學發現這家店的看板資訊過多,有許多不必要的塑膠袋掛在後方,且流理臺與調理機因為沒有隨時清理果渣而顯得髒亂。

▲攤位改造觀察(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為增加店家改變的意願,這組同學決定先從看板提出改變方案。原圖多數字體大小相同,讓人不易辨認,且產品品項不明確,使消費者閱讀不易,也不清楚他們到底在賣什麼。因此,同學調整內容排版與字體大小,使它變得更容易閱讀。剛開始向店家提出方案時,店家感到些許困惑,以為會立刻執行,在同學說明以後,有意願回去好好閱讀方案,考慮可行性。

小組總結心得:這組同學原以為任務執行會有一定的困難度,但發現老闆比想像中來得配合度更高,且遇到很多試吃與傳統食譜的分享。因此,同學們認為菜市場相較超級市場來得人情味更重,這也是傳統市場值得保留的原因之一。就因為有像市場這種值得保留的文化(傳統型態、傳統食物 、人情味等…),假使對此文化產生熱愛以及認同,相信人們對於生活環境必定有更深刻的共鳴。

Group 3|替市場攤販設計、製作招牌
組員:劉盼、邱惟平、冼雅元、橫田健太

▲市場蔬果攤(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同學在市場裡觀察後,向蔬果攤提案。店主是兩名親切的阿姨,攤位上的蔬菜也都擺放得相當整齊乾淨,甚至在同學提出拍攝攤位的請求時,還主動說要傳她稍早菜很豐富時拍攝的照片,對攤位形象的維護很有愛也相當努力。

▲同學為攤販設計招牌(圖片來源: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製作招牌時,同學先詢問是否有攤位名稱,店主阿姨表示沒有名稱,這攤位就是第 5 號攤位,所以同學就順勢使用「第 5 號蔬果攤」這個名稱。招牌設計是卡通化的店主阿姨兩人,並融合各式蔬果的漫畫來強調阿姨們的親切形象,再加上英文店名。最後交給店主時她們害羞地說同學把她們畫得好醜,但很開心,並說會護貝掛起來。

小組總結心得:湖光市場,或是其他許多傳統市場亦是,是一個很深入當地居民生活的一個地方。很多人買菜,對很少逛市場的人來說是有壓迫感的,也許這是年輕一輩越少來傳統市場購物的原因之一,像是與其他人互動,買菜不是拿了就好,要口頭問老闆好多問題、購物的「眉角」也很多。對一些人也許很單純,只是生活的一個環節,對同學們來說卻變成一種久久嘗試一次的活動。傳統市場很有人情味,但在台灣人這麼多、天氣又炎熱、又容易雜亂的情況下,要怎麼讓傳統市場的衛生與環境更令人舒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題目。

Agua 的總結觀察

關於 2015 國際文化設計工作坊,Agua 覺得完成了一個有深度的工作坊。雖然時間很短,但是討論與時間安排充裕,可以沈澱思考,可以有很多與生活連結的想法。透過大學生教小學生系列教育思考繼續發酵並執行的議題,環境美學教育也是!以下都是未來可以探討的議題:

  • 市場的未來 upgrade
  • 市場分區 – 15 歲保護區 / 生鮮區(冷凍裝備) / 生熟食衣服分區
  • 小學市場教育
  • 家庭市場教育
  • 食物教育
  • 社區市場工會組織進行發展適合環境美學教育動線與環境的市場

授權來源:都市酵母〈國際文化設計工作坊 2015〉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