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誌研究的執行經驗分享 Tips for conducting Diary Studies
文 / 悠識數位 使用者經驗研究員 王庭…

會吵的不一定要糖吃,他可能只是想進廚房一起炒菜──MIX專訪數位政委唐鳳 談社會創新
唐鳳指出,我們常聽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民間之所以有這麼多對策,可能因為一開始的政策其實不太對。」之所以推展總統盃黑客松、社會創新行動方案、沙盒、開放政府聯絡人機制等,「都是希望讓民間的對策能夠提到政策研擬的前期,等於讓對策去影響政策。第一個菱形發散的時候就參與,而不是在過時的設想裡面,做對策性的計畫。」

「打通線上線下,店員是關鍵角色」─ MIX專訪李昆謀 談91APP協助實體零售轉型與推動虛實融合(OMO)之路
91APP 透過數位力量提供 UX 服務,同時突破購物體驗、銷售服務、零售管理三大斷點。「我們花非常大的力氣與時間投入到門市端做使用者研究。」李昆謀表示,「店員通常很抗拒數位工具,第一關就卡住。」嫌操作麻煩是表面原因,往下探究,「業績歸屬」時常牽動 OMO 能不能真落地。

「打通線上線下,店員是關鍵角色」─ MIX專訪李昆謀 談91APP協助實體零售轉型與推動虛實融合(OMO)之路
91APP 透過數位力量提供 UX 服務,同時突破購物體驗、銷售服務、零售管理三大斷點。「我們花非常大的力氣與時間投入到門市端做使用者研究。」李昆謀表示,「店員通常很抗拒數位工具,第一關就卡住。」嫌操作麻煩是表面原因,往下探究,「業績歸屬」時常牽動 OMO 能不能真落地。

因為「我就是看到了」-MIX專訪方荷生深耕里長21年,做出國際來台觀摩的續食應用案例
單純的起心動念有時會引來想像不到的效益,例如法國家樂福基金會執行長親自來台致贈冰箱、冷藏車;以及若干餐飲集團表示願意提供生鮮續食。方里長點出,許多人倡議續食,卻「從來沒有省掉一公斤的菜」,相比之下,據協會官方資料,從 2016 年至 2019 年 3 月 15 日共計分享出約 11.5 萬公斤續食,效益很具體。
不靠大數據,從粉絲的小數據讀出關鍵需求
當數位廣告投報率年年下降,全球對於保護網路隱私作為日益嚴格,要找到對的行銷推廣名單,難度越來愈難,於是,各方業者紛紛大談大數據的好處,企圖實現一對一精準行銷。但對企業或品牌來說,投資大數據勞民又傷財,想擄獲顧客芳心真的只有這條路嗎?
不靠大數據,從粉絲的小數據讀出關鍵需求
當數位廣告投報率年年下降,全球對於保護網路隱私作為日益嚴格,要找到對的行銷推廣名單,難度越來愈難,於是,各方業者紛紛大談大數據的好處,企圖實現一對一精準行銷。但對企業或品牌來說,投資大數據勞民又傷財,想擄獲顧客芳心真的只有這條路嗎?
不靠大數據,從粉絲的小數據讀出關鍵需求
當數位廣告投報率年年下降,全球對於保護網路隱私作為日益嚴格,要找到對的行銷推廣名單,難度越來愈難,於是,各方業者紛紛大談大數據的好處,企圖實現一對一精準行銷。但對企業或品牌來說,投資大數據勞民又傷財,想擄獲顧客芳心真的只有這條路嗎?

視野決定你的影響力:產品發展規劃的三個行動準則
文/Ivan Wei 最近在產品推進上發…

Gogoro 視覺設計總監葉權鋒:把事做對很好,能做到「好玩」更讚!
文/ 鄧文華 參與 MIX 第 3 年,…

視野決定你的影響力:產品發展規劃的三個行動準則
文/Ivan Wei 最近在產品推進上發…

給產品設計師-用「觸媒金三角」幫你打造產品策略
「觸媒金三角」從產品本身出發 : 透過探討當兩群顧客相互需求卻缺乏接觸管道時,企業該如何顛覆傳統策略與戰術,搭起平台、解決痛點、扮演觸媒角色,點燃威力十足的催化作用等過程,幫助定義清楚的產品策略。

給產品設計師-用「觸媒金三角」幫你打造產品策略
「觸媒金三角」從產品本身出發 : 透過探討當兩群顧客相互需求卻缺乏接觸管道時,企業該如何顛覆傳統策略與戰術,搭起平台、解決痛點、扮演觸媒角色,點燃威力十足的催化作用等過程,幫助定義清楚的產品策略。

趨勢專賣店│空間制作所高弘樹 用「人生故事劇本」對應伴與獨的住家設計需求
高弘樹笑說設計工作有相當程度「很像心理諮商」。像前面說到的分房睡,不一定是感情變淡,而是一方有打呼、夜讀等習慣,另一方忍受數十年,等到小孩都大了離開家,因為房間多出來而做些改變。夫妻還是住同一個屋簷下,這是「群」的部份,只是各自擁有更多「獨」的空間。

「紙本上的 UX」- 從健行地圖看有限空間的 UX 設計
使用產品的是「人」,就算反璞歸真回到紙本這樣的載體,能直視「人性」的設計,才是產品的致勝關鍵。

訪談要讓長輩感到自主與成就 先從「同理心引導語」開始
在每場短短兩個半小時的接觸中,除了收集各地長輩的生活心聲,也希望在過程中他們可以自主、安心地說出需求,且在走出這個活動空間後,可以多為自己的生活多想一想。期待共建美好高齡生活,別忘了回頭聽聽長輩們的生活真心話。

MIX 2018 會後心得大彙集
MIX 2018 結束後,感謝參與大會的夥伴們陸續分享個人的筆記與心得,以下是 VIDE 整理的心得文章

臺大、臺科大、政大跨校聯合舉辦 OpenHCI 人機互動設計工作坊暨成果展覽
今年主題「實物鏈 ANIMISM」,將探索人們對於物件的想像,試圖將生活中的物體賦予其新的意義。同時在人工智慧(AI)結合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 AIoT 時代下,重新定義物件與人類互動的新思維。

在金融創新之中理出嶄新交易模式思考
談論金融創新,我們或許應該回到交易本身是否促進了社會經濟正向發展,以及主導交易制度的人是否帶給其他人新的價值利益,之後再來思考金融創新。

側寫「特公盟」- 一群非典型產品經理,讓你知道同理心有多難!
我不是個媽媽,但有幸透過「特公盟」的案例,能在角色上(大人的話就一定對嗎公權力法規就是絕對嗎?)、同理心與換位思考(我們是否過度自以為?)、以及資訊不對稱等獲得不同面向的啟發。給每位未來有機會參與設計的人們:勿輕易說出已實踐「同理心」與「換位思考」,因為在你真正投入前,這多半只是具有詩意的自我催眠。

戴上口罩,是否可成為妝容的另一種選擇?
當你要設計一個極致體驗,但從商業面思考可能你跑得太快,消費者還沒意識到有這樣的需求,這時候最重要是回溯根本的需要,並找到對的族群,哪怕那一群只是小眾中的小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