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成功案例之中,我們很容易發現其實這些案例內,也有許多用戶體驗糟糕到不行,但團隊卻是順利的一輪一輪融下去。這些團隊都有共通點,他們的產品有觸及到用戶的需求,不管是不是透過補貼來的(補貼也是一種需求,像是叫車、叫外賣服務一直送紅包補貼用戶,讓用戶因為省錢,寧可多裝一個軟體)。當需求強烈到一個層度,用戶還是會願意跨過斷點去完成任務(例如:自然人憑證報稅、網路銀行),所以如果初創碰的題目是一個非常強烈的需求,用戶體驗在初期可以不是最優先的議題。
作者: 鄭 雅中
最後一場演講,是由釋傳觀法師主講 Emptying Ourselves。聽完整場演講後,我只有一個心得:只要注重使用者經驗的,不管在那個職業,都可以成功。一個和尚,從一碗叻沙(新加坡咖哩),講到人和世界的關係,到自我建構,到無我,每一個轉折,都是順著思考,順著需求。UX 相關的聚會,難道一定只能請到大師嗎?不是相關領域的就不能受邀請嗎?主題比較重要還是內容比較重要?
知名電腦科學家 Alan Newell 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是為老人家設計,那你幾乎就是替所有人設計了(Design for older adults, and you design for almost everyone else.)。通用設計需注意以下幾個退化的特性:視力、操作能力、聽力、語言表達能力、心智認知、態度及反應;設計上,有七項重要方針:易讀性、簡潔的視覺設計、簡單的概念、一致性、凸顯重點、移除多餘冗長的設計、及提供系統內的協助。
在酒過三巡之後,大頭在上面的簡報就不是重點了,重點是徵人。此時只見下面的與會者和員工喝著酒,交換心得、名片、與機會。筆者其實很建議身處亞洲的設計師可以抽空飛過來參加,除了體驗一下不同的文化外,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接受到大量的新刺激,這些經驗絕對都是對未來的設計有著加分的功用。
自我認知(意識)和使用習慣會有相關,如果是認同自己是美國人,會顯現較多和美國人相同的習慣,反之亦然。而目前可以確知的是,文化的確加深了影響,但我們不知道是從那裡開始的?是社會結構?哲學思想?還是從農業社會就開始了?
開始思考整合AR 和 VR 產品 兩者的可能性。像是在 VR 眼鏡的外側加裝鏡頭和麥克風,在某些時候也可以提供外在的影像和聲音,不管是與現實脫勾的安全性問題,以及和其他物件的互動問題
近年開始安裝至儀表版上的大型 LCD 顯示器,除了顯示時速及車輛狀態以外,還可以顯示導航資訊。駕駛人也不需要再將視線移至中控台的螢幕,讓行車更加安全。
為什麼我說現在的物聯網是一種病呢?我還記得在人機互動設計裡的第一課,老師提到了「使用者故事是最重要的一環」。而在這波傳染病裡,太多的產品讓我看不到故事性,只看到科技。
我一直和自己說,過多的評論只會帶來更多的不適,不過為了智慧而智慧,最終只讓智慧不再智慧,火還是會燒回自己身上。
當消費決定權移轉至女性消費者身上後,品牌 該怎樣去打這一場仗?已經有太多失敗例子,只是在外型女性化,卻沒有更深入的思考女性消費者真正在意的需求為何
你感到滿意因為你獲得了和預期一樣的東西。有時候使用者會有驚喜,點了一份排骨飯,上來的比照片還大份,還豐盛,你會覺得賺到了。相對的,如果發現份量比照片還小,你會覺得被騙了,心有不甘。
積極不代表一定要攻擊別人,才叫做成功。我在社群內看到的是共享共成長,在大會後交流工作坊資訊,不藏私的和別人討論心得,他們或許知道對你好,日後才會有一條活路。
拼錢我們一定拼不過對岸。用錢讓人臣服,只是最低階的技能,如何延續人才,未來也將會是中國企業的一大挑戰。台灣的企業主還有很多事可以做,當然,只是我們選擇要不要做,以及做到什麼程度罷了。
當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提供了建全的晉升制度、…
為什麼在中國市場大部份都是抄襲而不是原創,或許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不需要盲目的追隨,畢竟拼市場、拼開發、拼成本,台灣是贏不了大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