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司經營的角度看中國互聯網市場高薪資帶來的挑戰

0

拼錢我們一定拼不過對岸。用錢讓人臣服,只是最低階的技能,如何延續人才,未來也將會是中國企業的一大挑戰。台灣的企業主還有很多事可以做,當然,只是我們選擇要不要做,以及做到什麼程度罷了。

文 / 鄭雅中

這篇算是一個平衡報導,前面那篇「用一台 Macbook Pro 的錢,去認識了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應該把我身邊認識的老闆等級朋友都得罪光了(謎之音:你以為你誰啊?)。這篇是用我過去七週在香港協助某公司處理一些雜事,及疊加後面參加創新設計參訪團的心得。

當然只是心得,個人觀點偏重,如又有得罪,還請海涵。

2015-10-22 18.03.11

前一篇討論討論靠北了非常多因外在環境,造成工作者競爭力低落的想法,當然,站在高一點的角度想,或許這不是老闆們的原罪。這樣說好了,現在還在科技產業的人,誰不知道現在的狀況就是「產品沒有競爭力、市場也不斷萎縮」,內外交攻下,往往又會補上一刀「員工不夠好」這樣的體質問題。老闆們聚在一起也都會抱怨靠北「好員工那裡找」這樣的話題,不然就是說員工都嘛只是把公司當跳板,學的差不多就往外跳了,人都留不住。

難道砸錢加薪是唯一解?

基本上,我們把員工和老闆的關係拆開成「需求」「供給」兩部份來說,大概就是「員工把時間賣給老闆」「老闆付錢給員工」這樣基本的互動。這樣的關係下,基本上老闆會希望「花多少錢拿到多少產出」,再來就是會計較上下班時間,出缺勤請假之類的,而員工也會不斷的是探試老闆的底限,像是要求加薪、晉升之類的。

2015-10-15 10.52.01.jpg

這件事不是只發生在台灣,連中國和美國都是這樣,基本上全世界應該都是這樣吧?(不是很確定,如果有例外,請來信鞭我)

於是最後往往變成了「員工變打工仔,只願意做份內的事,準時下班不願意多付出」或者是「做沒多久,就跳槽到別的公司去」,而老闆也變成了「只會壓榨員工,要員工加班笑嬉嬉,員工談加薪就苦逼」,兩造看起來的交集越來越遠離。其實我一直都覺得,人找事或事找人就像談戀愛一樣,有緣份相識相愛才會有結果,如果都只是一方單戀,都不會有好結果。

「但前一篇(用一台 Macbook Pro 的錢,去認識了中國的互聯網產業)裡你描述了五位中國年輕人,講的好似很有希望很有未來,但是怎麼我在台灣碰到的年輕人都不是這樣,不科學啊」某位老闆朋友這樣問我,「難道我真的得把公司搬到中國去才有希望?」接著他問我「但是資金怎麼辦?」

其實中國也好,美國也好,都是一個大市場的玩法。你只要有規劃,有想法,有潛力,錢自然就會到位,讓你的想法化做真實。而當然,資金到位了,除了原先答應好投資者的部份,對於夥伴和員工,也需要善盡責任,你對你的員工好,你的員工就會對你好。

2015-11-16 12.09.47.jpg

當然,不管是在台灣也好,在香港也好,市場都遠遠不及中國來的大。在這樣的市場下求生存,「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思考絕對是老闆們應該要學會的一項技能,更白話一點就是「換位思考」。如果把你丟到你員工的位子,都不願意在這公司待下去了,那你又如何要求的員工替你賣命呢?我從中國的幾位年輕人,看到了他們的公司替他們勾勒出的夢想,當公司內的工作者都可以自然散發出來這種氣息,我相信這間公司絕對有未來。

這次行程中也很幸運的參訪了幾間與創業有關的公司(請見:以管窺天 – 從深圳的創客文化看台灣創業的可能性),當時的文章也提到,中國的創業就像各式各樣的另一半,端看創業者的選擇。我想,對於老闆來說也是一樣的,如果能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台灣市場」、「中國市場」、「華文市場」或「世界市場」,心中大概也會有個底,畢竟拿資金、發展、招募員工這些事情,一旦做下去了,就得朝著既定目標發展。這些微差異就像是開飛機一樣,如果一開始偏離了航道幾度,飛行一段時間後,要繞回原本的方向就是得轉一個大彎加燒很多油錢了。

另外一個討論的面向是「人才流失」,這個議題大概也早就討論到爛了,大致上來說就是台灣目前留不住好員工,所以好人才都跑到國外之類的。說起來也奇怪,十幾年前所有企業大舉西進時,怎麼沒討論過「優良企業流失」這個問題?當然,如果人才的流動只是單方向,像是偏鄉的年輕人都移動到城市工作,長久下來的確是會造成人口結構老化、稅收不足、勞動人手短缺等問題,但如果人才的流動是雙方向,比方做金融業的往城市跑、做觀光的往鄉下跑,這樣就不算是「人才流失」而只是「人才流動」。

2015-11-19 08.14.35.jpg

台灣現在也是面臨到這樣的問題,對於對岸,我們面臨的挑戰更是強烈。以前對岸的薪水較低,會去對岸工作的人大多是為了去開疆闢土或卡位,現在不一樣了,當台灣基本薪資結構停滯了一段時間後,沿海某些城市的薪資甚至到台灣的雙倍。當一個工作地點,生活水平與台灣相當、薪資是台灣雙倍(當然我知道有稅的問題,不過在台灣也是得繳稅)、工作環境更具挑戰性、搭飛機回家的時間可能只要不到半天的時間,這樣一來,年輕人願意去對岸工作的比例當然越來越高。

另外一方面是,台灣有沒有吸引人才留下來的本事,又或者是吸引另一批人才前來台灣工作的本事?在這樣的挑戰下,是否有其他的產業發展性?常有人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次大會後,許多大陸朋友羨慕著我們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驚訝著台灣的設計師多有人文內涵,甚至直言台灣對於服務設計的內化遠遠超出於大陸。這些就是台灣工作者的優勢,企業主們又該如何把握呢?

拼錢,我們一定拼不過對岸。用錢讓人臣服,只是最低階的技能,如何延續人才,未來也將會是中國企業的一大挑戰。台灣的企業主還有很多事可以做,當然,只是我們選擇要不要做,以及做到什麼程度罷了。

以上圖文資料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啊不就好棒棒


訂閱 vide 最新訊息: vide 臉書粉絲頁 http://facebook.com/videmedia

 

Share.

我是鄭雅中,我是Vic,我是小排。長期關注數位學習、教學設計、教育、媒體、人機交互與服務設計。曾服務於網路社群、電信服務規劃、自由撰稿媒體等產業。也做過許多不同領域的專案設計,包括成人教育、醫療、盲人輔助、線上購物、社群、整體服務規劃等等。希望未來可以透過開設一間專門解決問題的全設計公司,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如果開不了公司就開一家以 UX 為主題的咖啡店吧!到時歡迎大家來找我聊天,並隨時和我聯繫netting@gmail.co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