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提倡活躍老化(active aging)。在台灣樂齡學習也漸漸被大家重視,除了新式的輔具設計外,提供給樂齡族的創新服務設計也是如雨後春筍。
英國新創公司IntelligentX 利用AI釀酒,並稱他們的AI啤酒將會很快地問世。這個點子更像客製化或是共同創作,人們在其中所扮演的腳色仍是不可抹滅
面對酪農業的困境,鮮乳坊成為消費者跟酪農之間的橋樑,其運作模式為:找飼養管理優良的酪農牧場→產出生乳→送交合格的代工廠製作滅菌、裝瓶→消費者在網路、實體店訂購→鮮乳坊自建物流系統,宅配直送地點→完成每一次公平交易。目前營收比例,B2C營收3成、B2B非典型通路4成,典型通路(例如安永鮮物、天和鮮物)3成。
一群劍橋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從改造廢棄加油站開始,到發展為18人團隊,再到拿下英國藝術大獎「透納獎(Turner Prize)」,每個案子都結合居民、志工,將別人眼裡的老髒舊,變成想像不到的新地標。團隊裡面沒有建築大師,只有建築系、歷史系、哲學系與英文系畢業的學生,沒有人完成過一棟完整建物!
使用者平均每月使用27個App,其中6~10個App為每週使用。平均每使用手機8分鐘,就有7分鐘在使用App。人們平均每月花費40個小時在App上。使用App逾半數的時間都在滑同一個App,常用的前三個App佔使用時間的80%。最驚人的是,本月的Pokémon GO已經打破了App每日活躍用戶的紀錄,達到2,100萬人,超越Candy Crush在2013年的2,000萬人。
一位受訪的視障者說:「我不是怕開口問,我怕每天問同樣的問題,那會產生一種壓力。你總不可能每天都問御飯團怎麼打折、配什麼、飲料有哪些,因為他講的豆漿、米漿,我都不喝,我有限制的東西。」
「OpenHCI 人機互動工作坊:超覺未來 Gitopia」將假想時空設定在90年後,也就是2106年,原以為在這樣的假設下,學員們會構思出超級英雄電影中才會看到的「超級科技」,結果並非如此,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關懷,這樣的走向或許是要提醒活在當代的我們要放下手中的「高科技」產品,多與周遭的親友互動;若就作品的本質面思考,學員們確實是將洞察力發揮地淋漓盡致,以解決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大多數的Amazon Dash購買者卻仍未享用到這等值的回饋金,因為他們從未透過Dash購買該產品。根據Slice Intelligence的白皮書,其調查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的Dash購買者,僅有不到一半的購買者有使用過Dash進行補貨,然而如果近期新增用戶需要補貨時,這個比例可能會上升一些。
科技本身沒有對錯,用在哪裡才是重點。這項技術可以保護演唱會創作者,卻也可能造成無法錄影蒐證,然而用在博物館導覽上,又是相當便利的工具。這個專利到底會不會正式地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