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考著重於創造性與感性層次,嘗試能在前端多探索、多鳥瞰,以便以洞察根本問題,並從中爬梳脈絡理路,建構全局策略觀點,透過這樣切入路徑,最終找到適切的創新解決方案,如同世界知名創新顧問公司IDEO執行長Tim Brown所說:「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考慮人的需求、行為,並兼顧科技或商業可行性。」
材料取得方便、成本低廉,反正丟水果網袋的人多,蒐集一下就有。有做了防髒措施,倒廚餘的人大致能配合慢慢掀開蓋子,倒完後再好好蓋回去。所以廚餘桶四周比以前乾淨不少。
未經解讀的線索,就如同一團未知迷霧,不具任何價值,而人類學專業,讓研究員能在深入充滿雜訊的現場,仍能冷靜從容且不遺漏的掌握關鍵線索,如同福爾摩斯般,能從一根隨地掉落的羽毛,梳理整個情境互動,這就是人類學訓練,所能UX從業者創造的額外價值。
具體分析驗證的結果,去評估有沒有達到最初定義的那三個目標,適時放棄或是改變策略,作為下個版本的需求驅動。至於速度,從自己企業內部的資源現況,去定義最適合自己的節奏就行,只是速度越快,越快能確定是不是做白工,這是一種成本意識!
App設計不只為了一個人的導覽體驗, 也考慮到三五好友與團體瀏覽經驗。 SFMOMA App加入了群組同步聆聽的社交元素。透過即時創建群組, 讓大家可以同步聆聽特定導覽。這樣的功能包容了獨自與群體逛博物館的彈性。
近40%透過手機取得產品資訊的消費女性認為手機螢幕大小「不會」影響他們查看產品資訊。女性期待有用的、醒目的、且與切身相關的資訊,這些內容包括產品折扣、相片拍攝格調、或跨種族的美感。
1. 認同選用的嚴重性量尺
2. 訓練評估人員
3. 至少兩位評估人員獨立作業
4. 達成評估協議
5. 調解或均化評量中的差異
通常人們要達成協議是不可能也並非必要的,反而我們應該透過這些相左的意見,來幫助團隊找出使用性及介面的問題。
大量生產的咖啡或許可以帶來大量的利潤與銷售量,但卻失去的人性美好的溫度。一杯咖啡從烘培到製作,堅持在48小時內完成。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永遠在追求進步,追求更好與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陳:未來,企業需求的人才不只專精於設計,而是可將設計應用在商業或是科技上的多方位人才,設計人才也需具備如商業上的思考邏輯能力,或是科技方面的基礎編程能力等等。
唐:當公司轉向關注用戶體驗的同時,就會發現用戶體驗人才的嚴重不足,很難透過傳統的招聘方式補足,所以併購就成為一個獲取有經驗團隊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