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設計
  • 研究
  • 產業
  • 團隊
  • 教育
  • VIDE 徵求作者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RSS Facebook Twitter
Vide
  • Home
  • 設計
  • 研究
  • 產業
  • 團隊
  • 教育
  • VIDE 徵求作者
Vide

喜歡 Golden ale 還是其他啤酒口味?讓人工智慧來幫你釀製啤酒

0
By Chao Hung Wang on 2016-07-27 日常生活, 物聯設計

編譯 / Chao Hung Wang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概念早在50年代問世,一直以來除了科學上的應用議題外,AI是否會被濫用或人類是否會被機器給取代也是人們有所顧慮的,如電影機械公敵(2004)或雲端情人(2013),都有很強烈的警惕意味。到了2016年,DeepMind的AI系統AlphaGo擊敗了韓國棋王,更是令世人譁然人工智慧的力量。

英國新創公司IntelligentX近日提出了利用AI釀酒的概念,並稱他們的AI啤酒將會很快地問世。自動釀酒智慧(譯)(Automated Brewing Intelligence, ABI)系統是基於IBM公司的華生(Watson)人工智慧引擎所建立,能夠依照用戶的回饋,讓AI釀酒師釀製出令人更滿意的啤酒。IntelligentX是由機器學習公司Intelligent Layer與創意機構10x合力完成的,目前可供嚐試的有四種類:

  1. Golden AI:以英國黃金艾爾(Golden ale)為基礎;
  2. Amber AI:以英國苦啤酒(British bitter)為基礎;
  3. Pale AI:以美國淺色艾爾(Pale ale)為基礎;
  4. Black AI:以英國Marmite啤酒為基礎。

1

人工智慧也可以用來釀酒(圖片來源:IntelligentX)

初次購買這四種啤酒並嘗試後,買家可以使用Messenger回饋與建議給AI釀酒師,也就是ABI系統,進而改善啤酒的配方。IntelligentX共同創辦人Rob McInerney表示透過用戶的回覆,可以讓啤酒一代比一代跟優質。Rob McInerney也預估他們的啤酒能夠在一年內迭代數十次。

2

用Messenger告訴AI釀酒師意見(圖片來源:IntelligentX)

IntelligentX認為在這種方式下生成的啤酒配方,每一代都是獨一無二的,毋須隱藏,對此IntelligentX也把這些ABI生成的配方公布在網路上,讓人們可以自行依照配方製作啤酒。IntelligentX共同創辦人Hew Leith也指出,他們使用AI來讓ABI變成一位經驗老到的釀酒師,可以在很短的時間接收用戶意見後並改良啤酒配方。

完整影片

[vimeo 172395607 w=640 h=360]

(影片來源:IntelligentX)

從這個服務模式來看,人工智慧似乎又多了一個取代人類的機會,雖然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未必會被人工智慧給反撲,但AI釀的酒確實是噱頭十足也帶出了AI應用的新思維。不過在IntelligentX的產品介紹與相關媒體的資訊來看,AI的用途似乎僅限於以Messanger與使用者互動,在這裡的意義更像是自動蒐集用戶意見。與其說IntelligentX是用人工智慧來釀酒,倒不如說更像是啤酒配方客製化或是共同創作,人們在決策中所扮演的腳色仍是不可抹滅的。該公司表示會將ABI產出的啤酒配方公開,或許也是希望釀酒師的腳色能夠繼續存在,畢竟真正由人釀出來啤酒才存在著AI所無法取代的人性。

資料來源:

  1. Introducing the world’s first beer brew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 Startup Sells First Beer Brewed Via AI
  3. Beer Brew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TF
  4. AI is being used to brew beer in the UK
ABI AI IntelligentX 人工智慧 啤酒
Share.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Email
Previous Article解決酪農業4大痛點,鮮乳坊這樣募資600萬
Next Article 服務設計在荷蘭—荷蘭業界經驗分享 筆記整理
Chao Hung Wang

清華大學工工系人因組博士候選人、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訪問學者,現居新竹。喜歡觀察社會,關心介面設計、擴增實境技術及人因相關議題。

Related Posts

OpenHCI 人機互動工作坊十年有成,跨領域攜手展望人機共生未來

如何創造有價值的身障者工作?若水國際的成功要訣

[MIX 2019]HTC健康醫療事業部資深處長游牧民:AI 不完美 更有人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近期文章
  • 日誌研究的執行經驗分享 Tips for conducting Diary Studies 2019-12-13
  • 培養全方位醫療顧客經驗管理(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經理 – 第一個跨域醫療服務設計整合課程在輔大開跑 2019-11-16
  • 用戶研究的三個謊言 2019-10-24
  • 不靠大數據,從粉絲的小數據讀出關鍵需求 2019-09-23
  • 為什麼大多數的Redesign其實沒什麼意義?因為忽略了三件事 2019-09-9
最受歡迎文章
By VIDE 編輯2019-12-13

日誌研究的執行經驗分享 Tips for conducting Diary Studies

By VIDE 編輯2019-11-16

培養全方位醫療顧客經驗管理(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經理 – 第一個跨域醫療服務設計整合課程在輔大開跑

By VIDE 編輯2019-10-24

用戶研究的三個謊言

By 奧沃市場趨勢顧問2019-09-23

不靠大數據,從粉絲的小數據讀出關鍵需求

By Lil Andy2019-09-9

為什麼大多數的Redesign其實沒什麼意義?因為忽略了三件事

文章分類
  • Featured (221)
  • 專欄 (21)
  • 教育 (93)
    • 工作坊 (49)
  • 未分類 (7)
  • 洞察 (269)
    • 數據分析 (42)
    • 消費者洞察 (125)
    • 研究調查 (144)
  • 產業案例 (299)
    • 交通 (30)
    • 公共服務 (46)
    • 城市 (82)
    • 政府 (28)
    • 旅遊 (68)
    • 日常生活 (146)
    • 金融 (21)
    • 銀髮 (33)
  • 組織文化 (133)
    • 團隊介紹 (40)
    • 組織溝通 (94)
  • 設計 (518)
    • 服務設計 (155)
    • 物聯設計 (35)
    • 網站設計 (86)
    • 行動設計 (116)
    • 設計思考 (128)
    • 設計方法 (103)
    • 通用設計 (38)
    • 體驗設計 (179)
關於 VIDE
VIDE 創誌是一個聚焦洞察與設計,關心教育發展並鼓勵創新的媒體平臺。
VIDE 代表 Value,Insight,Design,Education。源自於拉丁文 videre,意思是「看到」。

VIDE 持續透過介紹國內外創新案例、概念發想與設計思維與實踐方法,並邀請創新設計團隊、組織、社群成為 VIDE 的內容與活動合作夥伴。期許自己能成為國內重要創新設計的媒體代表,協助建構臺灣創新設計的產業鏈與生態系。
追蹤 VIDE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videmedia
Twitter:https://twitter.com/vide_tw
RSS:https://vide.hpx.tw/feed

聯絡:editor@vide.tw 或 02-2511-7626
地址:10459 台北市松江路158號11F-1
2015-2017 VIDE 創誌 - 帶你看見創新設計 / 悠識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5-2017 VIDE 創誌 - 帶你看見創新設計 / 悠識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Type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