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作品 體現2106年人機互動未來感

0

文/Chao Hung Wang

「OpenHCI 人機互動工作坊」7月5日至7月10日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舉行,由來自台大、台科大、政大等校學生主辦,旨在推廣「人機互動學門」與「跨領域合作」。今年以「超覺未來 Gitopia」為題,從講座和實作課帶領學員體驗軟硬體互動技術與快速原型製作,設計實作互動作品。

OpenHCI 開辦七屆以來已累積超過200位工程、設計、互動等領域學生跨界參與。今年主題「超覺未來 Gitopia」想像2106年未來科技的發展,以四大類別:能力(Capability)、感知(Sensibility)、經驗(Experience)、社交與環境(Social & Environment)引導學員從場域觀察尋找問題。設計議題探索未來科技與人文的結合,創造「具有溫度的科技流動於人與環境之間,平衡而完美的世界」。亦邀請到學界、業界講師,講述人機互動科技趨勢、設計發想與實作策略。

Joe_20160718_1(圖片提供:OpenHCI

7月10日的互動成果發表展覽中,學員提出許多充滿想像力的互動作品。OpenHCI 打開鹽酸及最佳人氣得獎作品「Moment 摸門」是一扇傳達情緒的門,透過視覺、觸覺及嗅覺感知位於門兩端的人的情緒,鼓勵親子間的情緒流動。而愛互動物獎得主「Tranimal」則想像在未來大眾運輸空間能運用人與人之間不經意的眼神交會,創造有趣互動、消除尷尬氣氛。各組更嘗試在實作中結合新科技,如:臉部辨識、體感互動、觸覺回饋等。談起跟不同背景的組員的合作,第八組學員翁同學說:「同一個領域的人思路都類似,這次最大的收穫是『認識本來完全不會遇到的人』,發現設計系的同學思路很不一樣。」

談到籌辦最大挑戰,今年總召、台灣大學資管所廖以圻認為,由於主題是「超覺未來」,在設計實作時除了要洞察人的生活脈絡、尋找並填補互動缺口,更要花許多時間建構對未來的推論。「既要讓學員發揮想像力探索未來,作品論述也必須邏輯清晰。」他也展望未來工作坊能招募到更多不同背景的學員,活動主題更趨於多元,並涵蓋人機互動的相關研究議題,期能打開學員對人機互動更寬廣的視野。

親自走訪OpenHCI「超覺未來 Gitopia」互動成果發表會

獲得OpenHCI主辦單位邀約,在7月10日下午,有如無頭蒼蠅般的我匆匆抵達台灣科技大學OpenHCI「超覺未來 Gitopia」互動成果展區,透過兩位親切的媒體組同學接待與介紹,才知道正在展覽區裡面摩拳擦掌的同學們,僅用了這幾天的時間學習並做出令人驚豔的設計雛型。學員們從一開始不打不相識,再從當中的演講課程學習,除了將知識自我內化外,學員間的腦力激盪與團隊能力,更是讓我感到驚訝的。

據了解,參加活動的學員共有48位,分別來自國內外不同學校,活動團隊刻意將學員們依照不同校系打散,並分成8組,讓學員們可以多多認識新朋友並使不同專長的學員可以有跨領域的交流。在這有限的活動日六天當中,學員們在有限的時間中,激發無限的想像力;主題「超覺未來 Gitopia」便是期望學員們想像90年後的世界,提出未來科技的發展構想。以下是八組作品簡介:

【情緒料理 Emo-table】

「以情緒為原料,以對話添加風味,再以互動翻炒,帶給人視覺、聽覺、味覺最豐富的感官體驗。(文字來源:小組文案)」

初入展覽區,情緒料理 Emo-table絕對是最吸引我目光的一項作品。具有互動桌的概念,情緒料理 Emo-table期望透過對向而坐的人們,以對話中的情緒來和彼此互動,接著便會產生符合情境的情緒料理,提供給「料理共同創作者」享用。

Joe_20160718_2▲Emo-table(拍攝:Chao Hung Wang)

【TRANIMAL】

埋藏在展覽區中,讓我以為只是一面鏡子的TRANIMAL,其實是想解決如電梯這種面面相覷時,會令人感到尷尬的情況。結合物聯網(IoT)的概念,TRANIMAL的設計有如一面智慧境,透過擴增實境(AR)的臉部追蹤技術,讓搭電梯的人們可以用不同的動物臉龐來面對彼此,化解尷尬。試想:在未來的90年後,我們還需要給IoT或AR特定的名稱嗎?或是就像TRANIMAL一般,藏在展間中,就像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Joe_20160718_3▲TRANIMAL(圖片提供:OpenHCI

【浮力哈嗝 Free Hug】

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在假想的2106年時,勢必也會出現溝通問題。浮力哈嗝是以氣泡紙設計成的概念雛型,根據團隊表示,浮力哈嗝以聲紋或未來科技偵測親子間的情緒起伏,當衝突快要形成時,浮力哈嗝便會阻擋在雙方之間,必須給予其擁抱才能解除它的阻擋。在2016年的今日,我們還在思考如何讓機器人或各種家用助理融入居家環境時,浮力哈嗝提出了更跳躍式的構想,雖然現在我們還不知道90年後的世界長什麼樣,但是無庸置疑地,關懷議題亙古不變。

Joe_20160718_4▲浮力哈嗝 Free Hug(圖片提供:OpenHCI

【衣。緒 Tactual Reality】

「以前,衣服是保護自己,與展現自己的方式,在未來,人們懂得保護自己、忘記交流,未來的衣服開始幫助我們紀錄情緒、以及感染自己的情緒給他人。(文字來源:小組文案)」

衣。緒Tactual Reality的設計概念如其文案所示,在90年後的現在,我們或許都只需要一套衣服,因為它能夠自行設定成喜歡的樣式或根據天氣變化形態,更能夠記錄並回溯自己的喜怒哀樂,或是透過衣服的提示了解對方的感受。在簡單的Demo中,了解到團隊小組希望衣。緒Tactual Reality透過震動/拍打或是溫度的變化,讓著衣者可以接受到對方的情緒。或許,這感覺是另一項讓人變得更倚賴科技的產品,但在未來世界中,或許科技與人性間又有不一樣的翻轉。

Joe_20160718_5▲衣。緒 Tactual Reality(拍攝:Chao Hung Wang)

【Jagger】

Jagger的目標為「降低音樂參與的門檻」,並創造出從手腕到手肘的音樂娛樂配件。Jagger這個作品看起來像是時下的穿戴式裝置,但作為一個穿戴裝置似乎又大了點,不過現場Demo的完成度非常高,讓我不禁佩服學員們的行動力與效率。不過換句話說,這或許就離假想的2106年不夠遙遠?團隊表示,Jagger也能結合社群應用模式,有了人跟人的互動,相信在未來90年內還是會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Joe_20160718_6▲Jagger(圖片提供:OpenHCI

【摸門 Moment】

同樣是將情境設定在家用環境,處理親子間的隔閡議題,摸門Moment的設計就是期望「門」不再是阻擋情緒流動的工具,而應該蛻變成促進情緒交換的媒介。在設計中,具有一個可觸摸的圓圈,於門兩側的親子可以經由這個介面瞭解到對方的情緒,除了有燈光的顏色變化,甚至還能散發出符合情緒意象的香氣,在未來以冰冷的科技充斥的年代,摸門Moment的構想也被認為是最具未來性的。

Joe_20160718_7▲摸門Moment(圖片提供:OpenHCI

【kemoji】

在展區的另一側看見遙控車,還以為來到機械專題競賽。其實以「共創、學習、社交」為設計思想的kemoji是期望透過藝術及線條的方式,幫助人們改善與他人溝通的障礙。現場Demo所接受到的意象也與團隊小組的理念相同:以復健的形式,賦予遙控車所畫出的圓圈或線段不同的意義。用抽象的情緒來繪製實體的線條,除了達到學習與社交的功能,確實也造就了一幅幅獨特的共創藝術。

Joe_20160718_8▲kemoji(圖片提供:OpenHCI

【大拇哥 OPPA!】

最後的這個大拇哥OPPA!,想必會對許多有選擇性障礙的朋友來說是莫大的福音。在2106年的時空下,人們打從出生後就會配戴大拇哥OPPA!,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經歷也跟著變多,大拇哥OPPA!便會依照之前個人的選擇習慣給予建議。在現場的雛型中,做到相當高的擬真度,團隊小組清楚地傳達了整個使用情境。或許在數十年前,我們也料想不到IoT與穿戴式裝置會走到現在這一步,同樣地在未來的2106年,或許人們也都會需要一個大拇哥OPPA!

Joe_20160718_9▲大拇哥OPPA!(圖片提供:OpenHCI

後記

「OpenHCI 人機互動工作坊:超覺未來 Gitopia」將假想時空設定在90年後,也就是2106年,原以為在這樣的假設下,學員們會構思出超級英雄電影中才會看到的「超級科技」,結果並非如此,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關懷,這樣的走向或許是要提醒活在當代的我們要放下手中的「高科技」產品,多與周遭的親友互動;若就作品的本質面思考,學員們確實是將洞察力發揮地淋漓盡致,以解決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在這八組的成果中,看到各式各樣的創意發想,從關懷到娛樂,無所不包,讓我在短短一個下午的與會過程中獲得很多感觸,我想這也是OpenHCI希望帶給大家的影響力。

Share.

清華大學工工系人因組博士候選人、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訪問學者,現居新竹。喜歡觀察社會,關心介面設計、擴增實境技術及人因相關議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