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如何制訂 content strategy?一個大原則,就是 Focus on the user 「專注於使用者」。Maggie Stanphill 指出,這個大原則是由 Content「內容」開始的,包括 text「文字」、 reviews data「評論數據」、 imagery「圖像」,透過這些組成「內容」的要件,我們可以製作發展與產品相關的訊息和體驗。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為了驗證而存在,不同類型產品和不同想驗證的假設,分別適合不同的 MVP,筆者這邊收集和整理了一些常用常見的MVP型態和用法。
展覽一開始就整理出運動員組成的要素,讓人發現要成為一個運動員真的不容易。接下來,竟有許多以各種角度呈現運動員這個展覽主題的互動設計,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這次的觀展,透過不同視角去認識自己較少接觸,甚至很陌生的領域,令人感到新奇有趣。果然如同 21_21 DESIGN SIGHT 的介紹所述,這是一處為了讓造訪的人們可以享受接觸設計的愉悅,並產生新鮮而充滿驚奇的體驗,以設計的角度重新看待日常生活事物,發送各種資訊、提出各種方案的場所。
Outcome Health 將提供給病患的醫藥資訊提升為整理過的智慧,所以病患喜歡它,醫生歡迎它。然後Outcome Health 又將與醫生及病患經由互動所蒐集到的大數據賣給藥廠、醫療器材商、保險業及照護業者,讓他們在發展產品時有明確的方向,大幅節省研發成本,也幫助未來產品的成功,所以業者當然也樂意付錢購買。
以一曲 PPAP 爆紅,成為世界知名日本人的ピコ太郎,在我心中堪稱是「衝突美感」的經典。昨晚到某大型量販購物,在入門處就看到這一面ピコ太郎的餅乾被當成門神般陳列在門面。這樣具特色的產品適合放在哪個陳列架才能 hito 全壘打?
Open HCI 2017 第八屆人機互動工作坊今年於臺灣大學舉行,工作坊由臺大、臺科大、政大等校學生自治籌辦,旨在推廣人機互動學門與跨領域合作。來自不同領域的學員在經歷為期六天的講座與課後實作之後,在 7 月 2 日舉辦互動成果展覽,吸引滿場觀眾前來。
我們主張的是,生涯的成功要同時「做自己」以及「為別人」。「做自己」真正的意義是基於自己的個性興趣能力,從事「能夠幫助他人」的工作,重點在於兩者之間的配適(fit)。換句話說,當你在「為別人」時,能夠探索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能力、符合自己的個性,就是在「做自己」了。同時因為這樣的配適,你更容易做得開心做得好,也更能得到別人的讚賞與獎酬,在沒有「為自己」的情況下反而收穫更多。
短暫脫離現實世界,進入如夢似真的場景,體驗不一樣人生可能性,一直是藝術或娛樂引人入勝的元素之一。近年來,藝術娛樂出現跳脫鏡框式呈現的實驗,提供觀眾全方位沈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
現今餐廳強調體驗式服務 (experience-centric service)多靠用餐環境、員工應對、出餐過程等來提升整體滿意度。然而,裝設共享餐桌的餐廳則不同,它們以客人間互動為重,因為彼此的「存在」,讓整個用餐過程驚奇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