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聊天室:Design in Tech Report 2016科技中的設計

0

VIDE聊天室

不定期邀請專業人士對同一UI/UX事件主題發表意見,期待讓朋友們從不同人身上看見不一樣的觀點。

本次話題

與談人:

Jason & Tang

Q:看完報告後,第一個感覺是……?

Jason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以及Design thinking的普及化,可以感受到設計本身被賦予的定義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力正在改變,過去多數人對於設計的認識,可能傾向於將設計視為一個產業或某個領域的類別,然而近年來傳統商業顧問公司、科技新創企業紛紛併購設計公司,也有越來越多設計背景出身的人才在各領域進行創業,「設計」兩字的概念已逐漸從傳統的output思維轉化為input思維,其重要性也逐漸提高,科技、商業、設計三環已被視為在數位時代的致勝元素。

如同報告所提及,Technology+ Business+ Design = New possibilities,單一領域的專家在未來可能會漸漸失去優勢,科技、商業、設計三要素,能涉獵兩領域以上的人才,在未來將有更好的競爭力。

Tang不知不覺中,第二期DesignInTech Report出刊了,沒有像上一次讀到報告時的驚訝、急迫、心喜,這一次是在假期中的空檔,慢慢咀嚼這一年的變化。主要原因就是,雖然在國際市場上,設計科技商業的結合這一兩年浮現成為新的競爭核心,但是這件事情的擴散與影響,要經過幾年才會在台灣的產業界引起漣漪,甚至產生變化,而依目前國際產業變化的速度,以及國內用戶體驗人才流失的比例,等到產業決心正面迎向新的科技加科技創新商業模式時,可能一切都已經太晚。所以雖然這件事情在設計圈應該是很重要的消息,但是由於在商業圈的反應過於平淡,所以經過一年的雲淡風輕,可以預測,設計圈還是會興高采烈的迎接設計時代的來臨,而產業界還是一樣被國際競爭壓的喘不過氣來,無法積極回應。

六月八號海爾以56億美元購併奇異家電部門,以奇異擁有的上千項專利、創新能力以及國際知名,都無法在目前高度競爭的消費性家電市場上永續,台灣廠商是否能突圍是我所關心的。在如此競爭的環境下,重點已經不是是否有設計部門,以及是否要提高設計的影響力,更是如何讓設計的貢獻可以和商業的貢獻並駕齊驅,但是這代表的是有設計思考能力的高階管理人員,以及還有資源與意願投入設計創新的公司。

Q:對PPT哪一頁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Tang對於我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第3頁,體驗很重要(experience matters a lot),及第8頁的2004年以來被併購的設計公司有一半發生在過去一年。用戶體驗在美國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但是這次的報告依舊強調這一件事情,我的臆測,再次強調用戶體驗代表的是,用戶體驗在科技業及商業圈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可,所以我們會看到更多關注用戶體驗的設計作品出現。當公司轉向關注用戶體驗的同時,就會發現用戶體驗人才的嚴重不足,很難透過傳統的招聘方式補足,所以併購就成為一個獲取有經驗團隊的主要方式。

DIT_20160703_1

DIT_20160703_3

Jason報告第17頁提到,根據KPCB對現在/過去設計學生所做的調查,當前設計教育的課程較少覆蓋商業和金融領域(21%受訪者認為是實際課程重點),但事實上設計畢業生期望多接觸商業和金融相關課程(68%受訪者期望是課程重點),其說明了當前在校培育設計人才的過程中,較少提供學生涉獵商業或不同領域的機會,使得學生在進入職場前,沒有太多落實設計到商業或是應用層面上的經驗,產生供需兩端對設計人才能力認知的落差。

未來,企業需求的人才不只專精於設計,而是可將設計應用在商業或是科技上的多方位人才,設計人才也需具備如商業上的思考邏輯能力,或是科技方面的基礎編程能力等等。因此若學界仍然沿用舊有的偏見、思維在規劃設計相關課程,將會造成所學與職場應用更大的落差。

DIT_20160703_2

Q:你認為台灣的設計師與設計產業,受重視的程度,和報告所講比起來有沒有差異?為什麼?

Jason報告中提及,科技、商業、設計三要素在未來競爭中同等重要,然而台灣產業的發展在過去較偏重商業及科技兩環;目前無論是商業還是科技方面,可看見成功的產品、服務或運作模式,人才培育上也較為完整,相較之下對設計產業的重視程度就稍微低了一些。

近年來隨著數位浪潮興起,使用者體驗逐漸受到各界重視,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成立後也推動了許多相關的議題或交流活動,可看到越來越多企業正試圖將體驗思維運用到產品及服務設計上,台大也在去年創立了設計創新學院(d. School),顯示台灣對設計產業的重視程度有在逐步提升當中,然而,與報告中提到的國外市場情況相比,仍然一段落差。

beBit雖然是商業顧問公司,但不只專注於提供商業上的價值,專案的過程中也致力結合科技和設計,如採用科學方法的眼動追蹤儀、熱點追蹤圖、畫面同步追蹤儀等等進行顧客調研。另外,做為測試的原型設計也相當需要同時理解使用者以及落實商業策略的視覺化設計能力,因此我相當認同商業、科技及設計此三元素在未來是缺一不可。

隨著台灣業界逐漸認同顧客體驗、使用者中心設計思維的重要性,設計元素想必將開始對各個產業產生影響力。希望不只是單純的因應數位浪潮拉抬設計師的聲勢和地位,而是能夠從根本上做改變,將設計視為和商業及科技同等重要的角色。

Tang從DesignInTech Report中,產業界的朋友應該都可以看到國際科技公司與台灣科技公司間巨大的差異吧。雖然說台灣還是有像Synology這種並重科技與設計的創新公司,但是大多數的科技公司還是走傳統的科技研發式,或是市場行銷式的商業模式,設計師的角色還是以傳統的運作方式為主,和新一代的強調用戶體驗、商業思維、及科技運用有差異。

當然設計教育也要迎頭趕上,培養具有新時代設計師能力需求的新秀。以設計資訊與思考研究室(DITL)來說,我們過去幾年,持續強化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設計教育,與兩岸的用戶體驗機構與公司有持續且密切的合作。我們的產品都是以商品化為目標,而且已經有販賣的產品與商品化中的設計案,今年更會開始與政大商學院別教授的聯合課程。最後,我們一直與國內人機互動、智慧電視、穿戴式裝置的資工團隊合作,企圖轉化科技運用於用戶體驗創新,我們在做的就是在培育新一代強調用戶體驗、商業思維、及科技運用的設計師。

但是很可惜的是大多數同學都在大陸或國際的公司工作,要不然就是在台灣的新創公司工作,在台灣資通訊產業工作的很少,也不是我們學生不願意,但是常常在過程中台灣產業看不到學生的創新潛力,或是公司的創新環境太薄弱,所以沒有成功。我們持續在反省到底是我們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讓學生沒有辦法貢獻台灣產業?還是台灣產業對於創新與設計的認知,與國際還是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沒有辦法接受新一代的設計師。

目前還是沒有答案,我們也一直持續在修正我們的教育方向,過去幾年的畢業生除了在新創公司外,工作的公司分別是曼谷Agoda、新加坡Honestbee、雪豹、淘寶、唐碩、平安銀行,也許可以提供一些解答的思考方向。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