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siao-Chun Lai
報章雜誌常形容Blue Bottle是咖啡界的Apple,因為兩家企業對於細節的專注、完美的追求、創新的動能,有異曲同工的相似。有幸參加了Blue Bottle創辦人James Freeman分享,因此紀錄關於Blue Coffee的兩三事。
1. 不幸中的大幸:走上咖啡之路的音樂人
Blue Bottle創辦人原本是單簧管樂手,因為在樂手旅途中, 手邊沒有咖啡烘培器材,當有想喝咖啡的念頭時,往往只能屈就於超市的廉價罐裝咖啡。一個苦於無法隨時喝到手沖咖啡的樂手,興起了自己烘培煮咖啡、提供優質咖啡的念頭, 也才有了現在的Blue Bottle Coffee。
2. 從農夫市集出發的旅程
2005年,Blue Bottle 咖啡從農夫市集擺攤開始,漸漸建立起知名度。在品牌開始時,對慢咖啡還不是很了解的民眾,常常會把拿Blue Bottle 咖啡跟Peet’s Coffee(大眾連鎖咖啡)相比較。直到2007 年開設了位於舊金山 Mint 路上的店、2009年舊金山渡輪大樓的分店後,大眾漸漸認識到這家有別於速食咖啡的職人咖啡。
3. 反速食的慢咖啡
訴求慢咖啡的Blue Bottle,從店面擺設、開放的空間感,陳列出一列手沖咖啡器具。在在傳達給顧客的訊息:這不是一般的連鎖咖啡店,這是一個回歸到咖啡本質與專注沖泡一杯好咖啡的地方。大量生產的咖啡或許可以帶來大量的利潤與銷售量,但卻失去的人性美好的溫度。
4. 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Blue Bottle 的創辦人自述他不追求完美的咖啡,他專注的是對咖啡豆挑選、水質、咖啡烘培、製作與呈現。一杯咖啡從烘培到製作,堅持在48小時內完成。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永遠在追求進步,追求更好與更多不同的可能性。Blue Bottle 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Palo Alto Varsity 戲院舊址,翻新變成結合咖啡與共創空間的Hanahaus。2016年4月推出忠於原味但又方便攜帶的罐裝冷泡黑咖啡。
5. 品牌精神:Delicious, Sustainability and Hospitality
Delicious,美味:美味的咖啡來自於對咖啡製作過程的嚴謹。
Sustainability,永續: 選擇對於環境友善的材料。不使用塑膠杯,咖啡蓋材料選擇可生化分解的材料。
Hospitality,好客:希望消費者一進門就能感受到熱情的招待,同時也希望員工一踏進店面,也能有相同感受。員工沒有業績壓力,也不會被以業績衡量。Blue Bottle 相信顧客與員工的快樂是一種無法被評量化的指標。
6. 以商業直覺展店
被問及東京展店的思考邏輯,James 回答一切以直覺為出發。從不做市場調查,依憑的是咖啡人到每個城市觀察體驗該城市細微的咖啡文化後,加上商業直覺做出的決定。
Blue Bottle: http://www.bluebottlecoffee.net/
舊金山
Ferry Building:1 Ferry Building, #7. San Francisco, CA 94111
Hayes Valley Kiosk:315 Linden St., San Francisco, CA 94102
Palo Alto(實驗性的Hanahaus):456 University Ave, Palo Alto, CA 94301
東京
Aoyama3–13–14 Minamiaoyama, Minato-ku
Tokyo, 107–0062
Kiyosumi1–4–8, Hirano, Koto-ku
Tokyo, Japan
本文授權來源:生活觀察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