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不言老 染髮創新高

0

文/龍吟研論

華人文化原本是敬老、尊老的,喜歡少年老成的穩重可靠,但曾幾何時,華人社會對「老」的觀感開始變得負面,老代表落伍、脫離時代,老會生病成為負擔、老會碎碎念不討人喜歡、老是無法再對社會有貢獻、老就無法隨心所欲,似乎是老化狀況讓生命價值提前歸零,對於家庭或社會甚至是個負值的存在。

即將步入退休階段的新熟齡世代(以1954-1975出生為主體),確實如此擔憂著。

「我跟年輕人一起路跑、登101,一點老的感覺都沒有。」

「我頭髮染過,別叫我銀髮族。」

他們積極展開抗老、拒老行動,從年過50的現在起,盡力維持自己的活躍程度,把老遠遠拋在腦後。龍吟研論訪談94位提前規劃退休的先驅消費者,全方位自行動年齡、外表年齡、興趣年齡與感覺年齡這四個面向著手,讓自己年輕化。

行動年輕化
除透過規律生活、運動保健、養生飲食維持身體健康,還要經常外出與人群接觸、學習新東西、參與活動,在家保養和外出活動兼顧,較能有效增強活力。「要活就要動」、「走出去」和「與群眾為伍」,突破上一代退休後活動力減少所衍生的生理弱化問題。

興趣年輕化
以年輕人流行的事物作為自己發展興趣與選擇活動的基準,而非同儕,這可讓周遭親友自動把自己歸為年輕的一掛,顯示自己擁有年輕人的探索心與好奇心,也享受與時俱進的優越感。因此,新熟齡世代的先驅消費者偏好從事年輕人喜歡的活動,玩年輕人喜歡的科技產品,顯現出自己不與社會流行脫節,處在潮流之中。

外表年輕化
先驅消費者提早從平日注重減緩皮相老化,臉部皺紋少、氣色好、體型不能發福走山;穿著打扮年輕入時,但也不能過度扮小,頭髮茂盛不禿頭、儀態優雅不顯老態。塑造皮相與外表裝扮的年輕感與活化行動力同等重要,最好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小上5-10歲,不讓外人將自己歸入銀髮族。也因此,他們打心底排斥老人專用輔具,能用雨傘撐地,就不使用拐杖,戴太陽眼鏡、近視眼鏡而不是老花眼鏡,老態龍鐘的產品一上身,就會讓一切為年輕化所做的努力付之一炬。

在各式皮相抗老行動中,髮色調整是效果立見的年輕化手段。Kantar Worldpanel凱度消費者指數長期追蹤全台6,500位15-65歲消費者每日的購買行為,據其研究推估,台灣DIY染髮劑銷售規模逐年提升,2015年自染髮市場達12.8億,其中50-65歲的消費占比為六成,到今年1-8月,這群新熟齡消費者已經創造高達七成的銷售額。不僅如此,不為遮蓋白髮而是追求更鮮艷髮色的新熟齡消費者也在悄悄增加中,彩染染髮劑的銷售占比從11%躍升至15%。新熟齡世代正在扭轉染髮劑市場的消費結構,重新定義新熟齡的美麗髮色,不再是把白髮遮蓋住就好,也要與時尚同步。

▲50-65歲已經成為DIY染髮劑市場的消費主力,銷售額占比高速提升 資料來源:Kantar Worldpanel凱度消費指數-個人指數(Individual Panel),長期追蹤6,500位15-65歲男女消費者的日常購買行為
▲50-65歲已經成為DIY染髮劑市場的消費主力,銷售額占比高速提升
資料來源:Kantar Worldpanel凱度消費指數-個人指數(Individual Panel),長期追蹤6,500位15-65歲男女消費者的日常購買行為

感覺年輕化
自我感覺年輕化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透過持續貢獻社會,證明自己還能為社會所用,破除老後沒有生產力的社會觀感,也獲得自我成就感;一方面也透過各式年輕化的行動落實,獲得「不老」、「沒老」的內在自我認同。當內在自我認同達成時,長者通常能以開朗的心態迎向生理老化,更順利地自我調適,終能「自在老化」而擺脫對老的擔憂,享受老化生活的各式挑戰。

新熟齡世代的平均健康狀況與活動力顯然優於上一代,他們正透過各種逆齡的生活行動與凍齡的消費選擇,「由外而內」維持年輕的心。面對致力「擺脫老感」的新熟齡世代,企業亟需忘卻新熟齡消費者身分證上的年齡,重新從他們所期待的外表年齡提出滿足心理感受的創新商品與服務,快快跟上新熟齡世代正在逐步打造的年輕消費商機。

備註:龍吟研論採一對一深度訪談方式,2013-2016年在兩岸六大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北京/上海/廣州)訪談超過1600位年齡橫跨20-65歲的先驅消費者,從中描繪未來需求樣貌與變遷路徑。

本文授權來源:龍吟研論〈新熟齡痛點觀察:年齡在長,活躍程度要有!追求身心靈全面凍齡的熟年商機〉

Share.

秉持「深入理解消費者,將是引導企業投入再創新的重要歷程」的信念,我們以研究兩岸華人的未來生活與消費趨勢為核心,協助企業培養「以需求驅動創新」的新核心競爭力,推動「以人為本」的優質創新。官網:http://ccc.stansfoundation.org;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cctr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