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謹推理需求背後的「為什麼」

0

文/唐玄輝

▲Elon Musk 在 Tesla Powerwall 發表會簡報(圖片擷取自:YouTube

Elon Musk 可能是目前科技創新界最看好的明日之星,它的產品 pitch 基本上和 Steve Jobs 第一次介紹 iPod 開啟蘋果王朝的時候,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從科技的特色上去介紹產品,而是透過使用者的角度,重新去呈現產品對於使用者的意義。

他不是介紹一台「硬碟式」隨身聽,而是一台「你永遠不會忘記帶任何一首歌」的隨身聽,因為硬碟的關係,容量可以包含你所有的音樂,而又比其他的載具更加便宜。你可以隨時隨地輕鬆地帶著 ultraportable 的隨身聽,但是要整理音樂的時候,又可以用桌上型的大螢幕,清楚地整理數千首歌。

任何商業模式與設計創新都開始於用戶,以及用戶的核心價值,而不是產品的科技研發或是公司的營運。但是如果產品的科技研發或是公司的營運是基於用戶的需求,那在競爭的市場上就有勝出的可能性。

相關知識訊息的大量傳布,用戶體驗創新過程所用的工具已經廣泛地被使用,例如:persona、CJM、SBP。大量的知識傳播者在不同的場域教授,造成大家過分重視方法與過份忽略其背後的知識。

很多同學在學習過方法之後,就傾向於輕忽這個方法的困難度,別忘了講述方法與操作很簡單,如何做得好才是真價值。以 persona 而言,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有些當作使用者圖像的視覺畫呈現,有些當做整個調研成果的濃縮,有些公司利用大數據當背景推出不同的 persona,描繪出產品目標族群的範疇,但這都是作法上的差異。

更重要的是,是否可以從 persona 中看到產品的強烈需求,就如同 Elon 所示,對於地球人而言,讓我們最不開心的事情是環境污染。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學過 persona 的設計師,很輕易或是很創意地設定 persona 的各項細節,然而每一項細節都應該來自嚴謹的調研或是推理,每一項細節都會對於設計過程與商業成本產生影響。

例如:我們想要針對新手媽媽與寶寶,推出培養其英文能力的服務,就要思考:

  1. 為何是媽媽?因為有時間。
  2. 為何有寶寶?英文學習要從小培養。
  3. 為何是媽媽和寶寶?媽媽有很強的教育小孩子的驅動力,配合上英文的學習在大人與小孩的進度上沒有太大的落差。

但是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何處理「媽媽與寶寶培養英文能力的問題」,為何不是「解決交通能源消耗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公司的方向與 vision,又關係到我們對於使用者的理解、技術的能力、以及對於公司營運的掌握。

總的來說,學習方法是要能造成差異,所以要比較自己的設計成果與他人設計成果的不同。創新的學習重點,在於看出用戶需求,在設計過程中透過不同的方法展現出來,進而影響到使用者的生活。

本文授權來源:Hsien-Hui Tang’s Medium〈Elon, Persona, Design Method …〉

Share.

唐玄輝教授現任台科大設計系,DITLDESIGN總監,雪梨大學建築學院設計運算與認知研究中心博士畢業,理論研究與設計實務並重,為台灣設計學會理事、人機互動學會監事與UiGathering理事,對於用戶體驗服務設計創新的教育、研究、實務有熱忱,其指導的設計案獲得多項國際設計大獎。 DITLDESIGN:http://ditldesign.sqsp.co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