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把「方法論」當成實踐的終點

0

文/林承毅

從業以來,無論在學院內外或業界場合,經常被問及方法論相關問題,並看到許多人以搜集方法為樂,個人深深覺得不以為然,總覺得方法再多,如不能參透,真的還不如扎實好好嚐一則,然後細細品味,最終化為心法來的踏實。

隨著時代的演進,「雜學」取得正當性,「跨領域」被視為創新發動機,從此一群非主流學習者找到了突破的「第三條路」,在知識取得便利,框架打破的情況下,人們開始不安分地在各學科間來回遊走,網路的發達如同觸媒般,讓這樣的情況越演越烈,而如何快速切入,並在短期內得到速效,我想,「方法論」就在這情況下,被認為是投入成本最低,投報最為速效的竅門,如大家認知一樣,它是一本武功秘笈,好好地按表操課,就可以轉身去販賣這樣得來一點都不費功夫的知識。

也因此,許多人開始每天兢兢業業,從 A 學到 B,從 B 跳躍到 C,最後再從 C 連結 D,看似彷彿一場無負擔的微學習歷程,也許脈絡的短淺與平易,讓人很容易就可周旋在各個學科間,如同當年劉姥姥進大觀園般,或者就像是一位初進入森林的獵人,徜徉狩獵的快感,但事情總在這時發生,當搜集了一部又一部的天龍八部,看似武功來自於各大門派,經典一大堆,啃完之後,才開始在想到底這些內容如何實踐?或者匆匆下海,才開始覺得水土不服?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癥狀發生,與其說囫圇吞棗,不如說因為對於「方法論」缺乏深刻的理解與錯誤的認知,試想任何一套可供業界操作的方法,絕對不會是為了存在而存在,而是某位領域前輩設計師或顧問,透過過往的專案實戰或從案例的整理中,一步一步看出些道理,因而爬梳脈絡梗概,最終從經驗法則中萃取元素,成為精要可操作的內容手法。

因此,這些「方法論」的存在,從場域中的實踐醞釀到理論的最終生成,可說都是有脈絡可循。如果在速食的情況下,學了一招半式,就覺得自己已全然能操作並運用,忘了要真正掌握方法,並發揮效果。回過身理解探究,方法之所以生成之相關脈絡,包含時空背景,文化環境,利害關係及產業特性等,若僅天真的認為,那些一點都不重要,只要依樣畫葫蘆的運用並導入,就可以讓問題迎刃而解,但卻總是碰到障礙才責怪方法無效,這是典型的「見樹不見林」。

這樣的情形,猶如今天你買了一個嶄新的家電產品,不僅不想去看使用說明,更沒有去理解它的原理,而這邊講的原理,就是方法論的核心靈魂 --心法。

何謂「心法」,對於一些方法控來說,可能會覺得那有什麼了不起,能吃嗎?就不過是一個概念,或者就是一則,如普世價值般的箴言,如:同理心,那不就是 common sense,了解那個有用嗎?可以解決問題嗎?其實往往這才是關鍵,如果不能參透這個看似簡單但又深層的問題,從而讓方法論能從外觀的型,進入到內在的魂,那樣再多的方法,再多的工具,最後可能都流於炫技或者隔靴搔癢而已。

問題來了,那該如何進行呢?道理一點不難,就是需要長時間的關注與接觸,加強基本功,並能從而回到人本層次思考,透過這樣的過程,理解方法存在的必要為何,為什麼要訪談,為什麼要觀察,為什麼要入戶,為什麼要用紙本,這一切的一切,為的是什麼?

為的是突破人們同理心的障礙,在無法有效跨越這道高牆前,但我們卻急迫想了解對方的情況下,透過經驗法則,開發了一系列具邏輯、能協助解構脈絡、分析現象,透視未見真實的武器,使之沈浸真實脈絡,融入時空現場,透過交互過程,最終才能進而有效會意。這一套方法,不應該說是一堆方法,如何使用的有邏輯,產生化整為零的功力,背後需要的就是,能超越方法論的思考,這時候心法就是「定錨」的基準。

因為,沒有一樣「方法論」,可以放諸四海皆準,一體適用來解決不同人事時地物發生的問題,重要的是,如何在學習之後,不被制約,進而打破框架,融會貫通,還能保有根本思考的心念,我要去哪裡?要探索什麼?需要解決什麼?最後再回過頭思考,你手上掌握多少資源與武器。

所以無論是量性的大數據或者質性的小數據,從來都不是問題,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被統計學荼毒四年,又花了三年磨練民族誌,最終把這樣看似對立,但保有一貫初心的方法論,於各不同領域進行實踐,你會了解為什麼我總覺得方法永遠不是重點。

但無可厚非,方法論的學習,確實是一道快速入行的方便法門,如何在學習過後,多一點的理解,深一點的領悟,找尋背後所要傳達的道理,最後透過轉譯,讓一切自然而然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與動作,那才是最重要,別忘了熟成與反芻,是讓你加深對於技巧理解並昇華為心念的必要。

最終要追求的,就是能超脫既有框架,沒有執行的 SOP,沒有一定要用什麼這樣的道理,我常說:「人就是最佳的研究工具。」因為研究人,畢竟要人來執行,而這也是一位有資格稱為顧問或研究員,所需要具備的能力,而高手過招不正是如此,無形的背後,出自於有形的累積?

因此,不要再執著了,方法論絕對不是實踐的終點,反而是學習的起點,如何不抱持著如搜集狂般的心態,改多花點時間,深入各不同情境,觀察現場,換位思考,多所反思,理解人的多元性與不變,從而練就對於同理心及使用者研究的理解,從真實的生活中與社會的脈絡中學習,持續的精進自己,進而厚實自己的研究心法,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授權來源:林 承毅 Takeshi’s Medium〈永遠不要把「方法論」當成實踐的終點〉

▇ 延伸學習:創造顧客刻骨銘心的記憶 – 儀式設計工作坊

講師:林承毅
課程內容與報名網址:http://edu.userxper.com/ritual-design/

時間:
6月10日 9:30-17:30(7小時)
6月17日 9:30-17:30(7小時)

地點:
悠識教室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58號11樓之一
捷運松江南京出口步行約3-5分鐘

Share.

林事務所服務設計師,曾擔任產業顧問、大學講師及書店店員。 有著一顆未滿的好奇心,因此註定了無法畢業的「雜學」修行,多年以來,優游於人文、社科、商業、藝術及設計領域,並帶著人文關懷的溫度,與世界進行對話。人類學家深刻的洞見力為其武器,爬梳人物境活動間的互動,解析符號及象徵背後的脈絡線索,透過體驗創新設計的觀點,積極投入社會創新改造運動,唯有不拘型式的投入,才可共創這個世界的美好。 歡迎與我交流 takeshi18jp@gmail.co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