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Eatgether……

4

文/Nor

eatgether_20160521_1

各位讀者日安,上一篇文章跟大家聊了「優雅的觀展體驗」,現在這篇文章想換個主題,回到商業活動的評論,讓我們來聊聊最近網路社群圈中討論度很高的活動:Eatgether。

在進入本題前,我還是小小的先抗議一下,其實我不太喜歡這個名字,雖然來自eat + together,閱讀時卻因斷字而有eat get her(飯後得到她)的暗示,其實男女關係之中,肉食女也不少,搞不好被吃掉的是小鮮肉呢!(當然小鮮肉也很物化男性。)

eatgether_20160521_4

Eatgether是五月份由食我團隊發起的一項交友活動,這個團隊以餐廳優惠卡起家,目前在全台灣有上千家的合作餐廳,是國內很成功的優惠卡公司,他們目前推出的交友活動,採取透過參加者提供的資料,進行人工配對,讓陌生的兩個人,可以有一個機制,在食我團隊合作餐廳中用餐交流。

說來也很有趣,當我看到Eatgether這個活動時,我腦中浮現的完全不是另一段的可能的新關係,而是很old fashion的想起「男來店,女來電」這個傳統交友服務。「男來店,女來電」是臺灣存在很久很久的交友服務,他的模式大概就是男生到咖啡廳,等著女生打電話到自己桌上的電話,如果聊的來,女生會到店裡,或是雙方就直接約在外面約個小會,但細節就不說了。

「男來店女來電」在過去是很快速的交友方式,在我們還沒有網路的時代就有了,根本就是call to action的始祖,線上直通線下,特別是對常出差的人。至於過去學生會玩的鑰匙俱樂部,其實比不上這個快速有趣,20年前大人的快速交友方式,快到我們現在無法想像。

回到Eatgether,當我們看到食我的活動首頁,摸著自己的良心,你還能有什麼期待?對我而言,這其實很像過去的「男來店女來電」,只是這個活動啟動安全加密機制,雖然少了直接來電的刺激感,但絲毫沒有減去見面前的想像。

我對於eatgether交友機制十分感興趣,這一篇想聊聊如果我是eatgether,我會如何將活動變成服務。當然,本篇不提及自己過去相關研究的發現,本文就網路討論提供看法。

eatgether_20160521_5

目前只是需求驗證而已

對於一個七月份才會推出的交友APP,現在做的事其實不算是MVP,充其量只是一個需求驗證的活動,用來推估APP正式上架時,是否可以達到營運量。所以目前的活動,我想只是在評估這個需求大不大,能不能通過門檻。我個人認為可以直接參考靠廣告維生的APP,需要多少下載量就可以了,因為他們現階段不用靠這個APP賺錢,只要這個APP幫忙導線下流量進餐廳,他們還是可以在發卡端獲利,也可以擴展優惠店家的版圖,目前只要有維護系統的收入就好了。但這種蠅頭小利我覺得並不會是他們要的,所以需求驗證過了,自然就可以有信心在七月上架。

為何配對慢?

其實應該可以更快一點,但這個是後台機制的問題,我想他們對於配對這件事並不是很在意,因為我認為APP上線後,應該不是用配對的方式,而是可以看到很多會員名單,可以進行點選。現在純粹是因為報名人數多,所以有了演算法協助配對的需求。其實配對的演算法並不難寫,挑對TA就是了,但很多朋友一直說,要怎麼找有交友需求的人來訪談。其實找TA一點都不難,任何一家設計顧問公司都能夠找到有交友需求的人,但這個演算法,真的應該找有交友需求的人嗎?

如果是我,我會找10個人來幫我配對,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最後我們可以來看配對成功數,配對成功率最高的人,我會去訪談他,找出他的配對機制,配對成功率最低的,我也會去訪談他,因為他的機制,有可能成為debug的方向。所以寫這個演算法如果從這個方向來思考,會不會比較快?畢竟APP是七月才上架,有很長的時間做這件事。

真的不用找有交友需求的人訪談?

需要,當然需要,我們回到商業活動的本質「錢」。對於這個活動的參加者而言,並不是單純跟陌生人吃飯,正確的說法是要建立各種關係,而針對何種關係來提供服務,這對於日後活動轉型成服務將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服務的建立取決於導入收費後,交友機制是否能夠繼續運作,所以「什麼樣的關係,讓人願意掏錢建立」,這點就是要找受訪者的原因。

其實只有少數的關係,讓人願意掏錢建立,而不是單純的「交友需求」。

所以我們找受訪者的方向,可以朝「有沒有需求」,以及「有沒有管道」,來區分受訪者,從四群受訪者中得到他們對於交友這件事上,曾經有過的付費經驗、交友痛點、以及相關體驗等等內容,重新整理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會付費建立關係。 

還有什麼重點?

目前的配對結果,呈現幾家歡樂幾家不回信的狀態,等待的時間過久,或是等不到對方的信的狀況(其實可以主動點啊),但其實在正式APP上架前,這都是過渡期,如果後續的服務可以有水準以上的體驗,現在這些小狀況都不會是問題,未來可能的問題可能有:

  1. APP操作流程體驗不佳,使用者不會給第二次機會。
  2. 使用者提供的照片品質不佳,影響配對意願。(該不會連照片都不給登吧)
  3. 一定要幫使用者規劃一個破冰的動作,第一見面要說什麼、誰付款、用餐時間、以及給不給連絡方式,這個一定要事先想好。
  4. 如果要攻國外市場,文化差異一定要有用戶研究去探討。

我想對於新創操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多多留意這個活動正式形成服務後的做法,我個人評估他們要的不是臺灣市場,在進軍海外後會有什麼差異化的發展,這相當令人期待。

eatgether_20160521_7

Share.

目前任職於領潮創意,擔任用戶體驗研究顧問,在不同領域中進行使用者研究、產業輔導、以及企業內訓。在傳統產業工作七年後,回到學校取得認知科學碩士,畢業後轉入用戶研究與服務設計的領域,並開始協助UX的推廣,以及平衡南北資訊。一直積極將UX導入在傳統產業,並嘗試用文章,吸引不同類型的讀者,讓更多人了解UX。

4 則留言

  1. 這個活動會讓人願意嘗試的原因我認為是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與想像空間,如果未來APP是以看照片選條件來決定結果那一般的交友軟體就能做到也同時讓使用者失去了想像的空間。
    而配對的過程其實不應該太專注於成功率,太精細的配對條件容易讓結果局限在一個小範圍內同樣會讓使用者的追求刺激的感受降低而被其他軟體替換。

    • Eatgether官網上主圖,也有商務關係的,看照片選條件似乎狹隘了點。V編在和Nor討論時,講到這個服務或許對BNI之類的商務聚會會帶來若干影響,可能也是值得思索之處。

    • 對於編輯群認為會這個服務會對現有商務聚會有若干影響,其實就本質而言活動是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與商務聚會的形式明顯有落差,只是活動是由電商間的人脈網路開始發起再加上推動的過程中又得到一些知名的商界人物參與加持讓人有錯覺飯局本身與商務有關,不過多人的飯局倒也是個可行的獲利模式如能利用食我團隊現有配合的餐廳提供地點時間及座位的方式讓使用者自行選擇加入團體飯局不但可保有使用者的想像空間也同時減少使用者在一對一時的排斥感,最重要的是創造出實質O2O的商業價值這是可以讓開發團隊認真去思考的一個環節。

Reply To CHAOS Cancel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