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資訊架構」遇上攝影的「對焦~測光」

0

文/鄧文華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前言

11/8舉行的HPX 88,邀集了8位前往蘇州User Friendly 2016的夥伴,其中有大會邀約講師,也有純粹觀摩的學員,各自分享所見所聞所感。近日筆記手們的筆記,陸續由演講者校稿完成,VIDE以「單元劇」方式匯集,提供另一種筆記樣貌。

[HPX 88_Richard場筆記]

  • 很多人沒名片,特別是年輕人,大多加微信。
  • 秀「注音輸入法」是展開對話的小技巧。
  • 文本設計:相當於 to B 的使用者手冊,從電器的使用說明書,到開飛機的駕駛手冊都算。需要將複雜又專業的知識,轉化為讓使用者看得懂的內容,這也是「設計」。它需要整合資訊架構的工夫,要多過單純的技術作者(technical writer)。
  • 資訊設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包含鐵路、飛機等時刻表,呈現在使用者的UI背後,是一連串整合、疏理、排序資訊的過程。

延伸閱讀: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HPX 88_Richard場個人想法]

2011年,因為在網路公司的工作認識 Richard,當時看名片上寫著「首席資訊架構師」,只看得懂首席,就是小提琴首席的首席,很厲害的意思。後面那五個字明明是中文,卻完全看不懂,也沒敢問,怕顯露自己不識字又兼沒衛生,直到2016.11.26 HPX88上,才第一次知道是怎麼回事。

想了幾個熟悉的事物來類比「資訊架構」,覺得攝影「對焦~測光」約莫可以比擬。不是構圖,是對焦~測光。因為有了這一段,構圖才能被清楚看見,進而產生意義。否則任憑你構圖再絕妙、timing再準確、麻豆再正點,也是枉然。

他提了在大陸搭飛機、搭動車(高鐵)的情境,簡明地解說了資訊架構在做什麼。我特別喜歡 IA(Information Architecture)與 UI(User Interface)比較表,配上動車與東京地鐵的例子,比網路上找到的任何資料都說得清楚。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這和Richard平時說話一樣,很少用1、2、3這種分點形式,大多不疾不徐地娓娓道來,起初我有點不習慣,因為在業務單位待久了,老是半路插話,後來理解這是工作慣性,聽熟以後,發現裡面有縝密的邏輯次序,多花一分鐘聽完,會比插話問來問去更快,而且快很多。

這樣的「操盤人」通常跑在最前面、躲在最後面,就像攝影師一樣,沒想Richard對於人際交流也相當熟悉,在HPX分享怎麼在大陸的會場上「搭訕」。

不曉得大叔是不是早已見多識廣,搭起來格外自然。他說「秀一下注音輸入法」保證立刻引來好奇,然後就可以順勢加微信。

薑果然老的辣啊!不愧是首席。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鄧文華/攝)
Share.

現任:文華智樂有限公司 總監 / 曾任: 商周集團《Smart智富》協理、NOWnews今日新聞網總經理特助暨策略部資深協理、商周集團《商業周刊》行銷經理及《大師輕鬆讀》行銷經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