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是研究最大的偏差:那些關於田野調查的眉角

0

文/ Hsiao-Chun Lai

(圖片來源:Studio D)

田野調查對不少 UX 研究員來說是高好感度的研究方法。離開與外界隔絕的訪談室,真正走入使用者生活場域中,切換局外人與局內人視角,挖掘隱藏在生活中的機會點,研究仿若是一場現代叢林中的探險。

田野調查在企業中的形式多元,主要分成兩種類型:以透過瞭解行為脈絡來探索產品方向機會點的 Generative Study ,與偏向產品使用經驗或是設計原型評估的 Evaluative Study。

兩者都有可能在使用者生活場域中執行,不過考量資料收集的需求與專案屬性,Generative Study 較常透過田野調查的形式執行,一般常見的有:

  • 脈絡訪查 (Contextual Inquiry):觀察探索場域中人事時地物交互影響所衍生出的現象與行為。
  • 借鏡人類學的民俗誌訪談(Ethnogrpahic Interview):透過訪談了解不同環境文化因素作用產生的行為現象被賦予的意義,對人群、現象、行為進行系統性的敘寫與拆解。

在職涯中,帶著產品與研究團隊進行了不少田野調查,短則一天,長則數週的研究活動,探訪場域涵蓋生活與工作場域。體會到一場成功的田野調查,背後隱藏了不為人知的眉眉角角,以本文為起始分享些經驗談。

當你是研究最大的偏差來源

首先要討論的就是研究者本身,在田野調查中,研究者/研究團隊往往是影響行為與環境,造成資料收集失真的最大偏差來源。不論訪談者本身受過多少專業訓練,經驗多豐富,任何一個非原生場域的因素出現,都會造成對觀察對象與行為程度不一的震盪,影響資料收集的品質在思考可能解法之前,研究者必須要對自己所帶來的可能偏差有自覺。

以下針對研究目的想了解產品在真實脈絡中的使用的研究類型,提供淺見降低外來環境誤差的建議 :

1. 由「訪客」變成「家人/朋友/同事/同學」
時間沖淡一切,而預留足夠的訪談時間會沖淡外來者的影響,讓研究者/團隊由訪客的存在轉變為接近家人/朋友/同事/同學的自然角色–依照研究場域而有不同定義。時間拉長會讓觀察對象習慣研究者的存在,讓研究者與研究器材融入場域背景,進而讓行為更趨向日常。至少時間要規劃多長,端看訪談者本身的功力。自身觀察就算是經驗老道的研究員,一般至少需要 30 分鐘才開始有機會觀察到使用者與場域的真實行為,建議規劃至少 2 小時的觀察訪談活動。

2. 建立互信自在的環境
過往經驗中,研究對象往往對於田野調查的研究方式感到新鮮好奇,而在前置溝通或是研究活動中,務必溝通活動主旨與目的設定恰當的期望。在過程中,準備好回答各種問題,舉凡「你的工作是什麼?」「這份工作做多久?」「之前是念什麼的?」「你們要訪談觀察多少人?」「這些資料會怎麼應用在產品上?」「如何挑選訪談對象?」一問一答之間,也會漸漸建立互信,讓受訪者更自在。

3. 別要求受訪者放聲思考或導覽產品使用
在以觀察使用者自然行為的前提下,應該儘量避免使用者放聲思考或是導覽產品使用行為。有些研究對象個性傾向於想要解釋說明自己行為,對於研究者來說「聽到的說明解釋」或許是可透過較不費力方式能取得大量資料,但在這類型田野調查中,訴求是「觀察真實行為」, 當研究對象開始給予過多的說明,反而是脫離真實行為的警訊。而使用者說明,或許受限於記憶回溯或是理想投射,往往某種程度上脫離真實行為。理想的互動模式應該是受訪者專注於手邊的任務,當被訪談者詢問時,提供適時解釋而非持續性的介紹導覽。

若想多瞭解其他田野調查上的眉角(田野調查問題該如何問?如何在長時間訪談活動中避免注意力疲憊?資料該如何收集彙整分析?), 請按鼓勵或分享給予支持與寫作動力。

授權來源:舊金山生活實驗室〈當你是研究最大的偏差: 那些關於田野調查的眉角〉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