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注意力很有趣,說到熟齡市場、銀光經濟,有人會把注意力放前面,認為熟齡、銀光因為關懷老人,是公益;有人則會放後面,想說人口結構改變是趨勢,應該有很大市場。事實上,它既社會學也經濟學,好的初衷得搭配有效策略,更能生生不息。人間事往往知易行難,理論上,兩點之間最短距離是直線;實務上,兩點之間常拐了一彎又一彎。
Browsing: 熟齡
從 40~65 歲的先驅消費者可知,「行走穿戴設備與輔具」潛力可期。而初期市場可鎖定在「對運動傷害有⾼度意識的人」。因為在意「運動損傷」的⼈,願意付費降低運動傷害的狀況較易發⽣,單純為保養膝蓋而添購相關設備的動機並不強。其中,台灣又以「爬山族」的需求更高。
我們把老人們的目標與願景也放進參數,以便養老院重新區分社群和資源,同時分成了四種類型:獨立型:大部分時間能獨立生活,只是偶爾需要些服務;堅持型:能不斷經由鍛鍊,維持身體健康和照料自己的能力;康復型:身體疾患,正在康復中;照料型:需要大量的醫療與生活照料。
2015年起,每年至少有10萬名準單身人口進入退休生活。當晚婚與逐年增加的中年離婚率趨勢不變,加上自然喪偶率,將會出現更多類單身退休人口。這群單身新熟齡對於退休生活的規劃比一般人想得早、思考更周密,甚至還不到40歲就開始進行相關準備。一個人的退休生活模式,將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新市場。
由於台灣城市內的公園,往往強調了設計中「景觀」的面向,而不是真正顧及使用者的活動型態與需求。研究團隊觀察到,為補足這些設計上的不足,高齡者會發展出自己的解決方案,最常見的作法,是自己帶上輕便的塑膠椅,讓他們可以很容易地移動並圍成一個社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