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導入設計思考失敗 3 大原因,少走 800 公里冤枉路

0

文/ Stella Hsiao

(圖片來源:Stella Hsiao)

設計思考不是個新詞,但為什麼到現在大家還在談?因為他是個很棒的開發方法,也是個很棒的心理態度;很多公司嘗試使用設計思考,但導入失敗,或是放棄的,更多!

所以今天要來談的不是設計思考怎麼成功,而是怎麼失敗的故事。

一次失敗了,你怎麼不失敗第二次呢?

「有這麼神嗎?唉,試試看好了…」

有些公司會試圖導入設計思考,卻不是非常相信設計思考;當然,設計思考不是個邪教,不會要你一聽到這四個字就得犧牲奉獻,但你得給他一點時間,讓他告訴你他是值得你用的工具/心法。

▲只要不放棄嘗試,都不算失敗啊!(圖片來源:Stella Hsiao)

相不相信設計思考,相不相信 Fail early, success sooner(越早失敗、越快成功)非常重要,但在現實企業裡卻不見得有時間給你嘗試失敗。所以在一開始的摸索期,專案產出的點子可能在前期驗證的時候就失敗,大家的信心也會漸漸下降而致放棄。

要克服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記牢一件事情:用最少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去失敗,儘管失敗了也千萬別放棄。

單兵一人,如何處置?

「你是設計師吧,你要負責啊!」

曾經有朋友跟我說,他們公司試圖應用設計思考,於是訂出每週一小時來探訪需求、定義產品問題、發想新方案;起初運行的頗順利,但漸漸地,有些人會因為有別的專案纏身,有些人要在這個時段安排會議、面試;到最後,認真參與的人越來越少,甚至落到設計師一個人的肩頭上。

不是神力女超人,就不要一個人打一百人!沒有人要陪你打壕溝戰的時候,自己往前衝,就是被打成馬蜂窩。

在設計思考的過程中,最需要小心的,我想應該是團隊中是否彼此有共識,設計思考不只是設計師的事情,而是團隊中所有人可以開放溝通、討論、激盪出有意義的解決方案的過程。若團隊沒有辦法在開發過程中靈活運用,也抽不出時間沈浸在設計思考裡頭的話,失敗一點都不意外。

專案形式:一次只做一件事

「我想要加這個功能,很急,先做!」

在現實層面上,一間公司會需要處理很多事情;研發團隊可能收到來自行銷、產品、客服、或是投資人提出的需求。這些需求可能直接打到痛點,是很棒的需求,但卻可能因為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事情比較緊急、比較貼近需求,理應優先處理,在專案進行中「插單」、「加規格」,前期的用戶研究與洞察一把推到垃圾桶裡,造成研發設計團隊忙得焦頭爛額,更別提設計思考了。

▲被插單加規格,團隊除非能「平行開發」不然要怎麼做呢?(圖片來源:Stella Hsiao、原圖:靠北工程師

開發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特徵蔓延」(feature creep)。大家都想著要做出更好的產品,卻反而讓產品的功能太過複雜,模糊了最重要的問題,也拉長了專案的時程。這也是為什麼 Tim Brown 認為設計思考應以專案形式存在,因為定義明確的問題、針對一個問題快速嘗試解決方案,能讓設計思考的理念發揮最大的價值。

最後了最後了

  1. 太早放棄
  2. 沒有團隊支持
  3. 沒有嚴格的執行「專案」

以上三點是我認為在企業中設計思考容易失敗的主因,當然其他還有很多,像是產業本身就不適合、題目太硬、既有的階級框架難以打破、注重流程而非態度、跨部門難以溝通等等,但以上三種是我在企業中看過或聽說過最大宗的原因,集滿三點,就註定失敗。

曾經有學生提問說目前台灣有哪些企業用這套方法進行開發,或是以這套方法為行事原則的?一瞬間語塞,想到的還都是設計顧問公司。不過後來調查一番,也是有的;有趣的是,這些公司的共通點都是推行人是由上到下,也就是由管理/決策者先相信、並且熟稔這套方法,再導入企業,鮮少是由下而上的帶動公司氣氛。

我想,當你了解並且能運用設計思考後,應該要開始探索下一步:我該如何傳遞訊息,打動團隊,以致改造組織,帶動設計思考?

畢竟,都已經試圖導入了還讓他失敗,不是很可惜嗎!

作者:Stella Hsiao
喜歡物理、哲學和心理學;但最愛的還是貓、美食跟電影。多半的時候都以一個購物狂的身份活著。

授權來源:〈設計思考:要怎麼失敗,就這麼栽〉

 

Share.

喜歡物理、哲學和心理學;但最愛的還是貓、美食跟電影。 多半的時候都以一個購物狂的身份活著。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