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Coursera年會省思1/4:磨到完美,不如快做快調

0

Coursera_20160401_01

▇ vide前言

均一教育平台執行長呂冠緯在今年3/19去了一趟荷蘭,參加Coursera年會,寫了一篇長文記錄所見所感,vide認為非常有啟發性,特地取得他的同意轉載,期待讓更多人了解Coursera這個與全世界頂尖大學和機構合作的線上教育平台,是怎麼擴大影響力的。

為方便閱讀,本系列依原文所提四點拆成四篇,分次刊登。

▇ PART 1

3/19-3/22,我有幸跟台大團隊一起到荷蘭海牙去參加Coursera 的年會。四天裡面,全世界的菁英大學以及Coursera帶給我許多啟發與衝擊,包含善用快做快調的執行力、有捨有得的策略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影響力與優先思考合作的關係力這四力來將願景實現。從2012 MOOC元年時,大家還在對MOOC停看聽的階段,到現在MOOC已經確定是一股無法被阻擋的浪潮時,到底在浪花下那股潮汐的力量與機制是什麼,是本文想要試圖探討的。

Coursera是線上高等教育的巨人之一,目前與141個合作大學共同產出超過1,800門課程。全世界各地共有1,800萬個使用者,所有使用者共修完360萬門課程,影片總共被看了17,000年的時間,這些數字遠遠地把競爭者Edx甩在後頭(650門課、使用者共修完58萬門課程)。然而,這些數據僅僅是4年內所發生的事情。

時光倒回到2012年,Stanford的Daphne Koller教授與他的得意門生Andrew Ng教授因著他們的同事Sebastian Thrun前不久創辦Udacity的刺激,進而決定創辦Coursera。Sebastian是人工智慧的專家,曾在Google X主導無人駕駛的研究;Daphne同樣是人工智慧的專家,而且是17歲就大學畢業,25歲就拿到史丹佛博士的天才(他是以色列人,所以中間還包含兩年當兵,女生也是要當兵的),這些全世界最頂尖的人在接近的時間裡面,都選擇離開名校教授的位置,投入一個未知的領域,到底是為什麼?他們在想什麼?他們想做什麼?他們打算怎麼做?

Coursera_20160401_02▲ 與Coursera創辦人暨總裁Daphne Koller合照

以下的筆記,是我拆解Coursera成功的可能因素,跟大家分享:

1. 執行力:做得完美不如做得快、調得快

Coursera在2012年上線時Bug非常多,即便到了2014年,整體課程管理的後台仍非常難用,很多的動作需要用人工執行。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因為不完美就原地踏步,或等到所有事情都到位,才開始動。他們清楚知道,真正會使用的用戶是會罵人、嫌人的。也就是說,即便用戶覺得不好用,但當用戶感覺到你有在改善、進步,他就會給你機會。

「做得快」這一點在跟他們的專案經理互動時也可以清楚感受。會議第一天晚上,我們才跟負責亞洲區的專案經理Mariel聊完後,不到兩個小時,一封清楚的E-mail,附帶雙方的「行動項目」就寄來了。跟這種人合作,我們不由自主地也會被帶入一個快速回應的互動中。

再來,今年是他們四年的年會以來第一次加入「research track」,也就是多一天討論MOOC相關的研究。坦白說,目前MOOC研究還在非常粗糙的階段,許多僅是基本的統計分析,特別是探討某些族群的使用者行為。這離證明MOOC對教育公平性的提升、甚至與個人化學習的因果關係、幫助建議個人學習路徑的推薦演算法等都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一旦他們開始這個脈絡,後面的進展就會更快。萬事起頭難,一旦破了冰,後面邊做邊修正就是了。

美國思科公司總裁約翰·錢伯斯:「當今市場競爭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

Coursera可以在短短四年成長到這個規模,就是最好的應證。事實上,這就是網路時代的生態。可汗學院的策略 – Shipping beats perfection 與誠致教育基金會在做均一教育平台時的策略 – 先求有再求好,有異曲同工之妙。

▇ 全系列四篇文章

原文出處:呂冠緯FB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