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設計
  • 研究
  • 產業
  • 團隊
  • 教育
  • VIDE 徵求作者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RSS Facebook Twitter
Vide
  • Home
  • 設計
  • 研究
  • 產業
  • 團隊
  • 教育
  • VIDE 徵求作者
Vide

專訪TCL 多媒體 用戶體驗中心總監陳青瑯:「化被動為互動 – 新時代的電視體驗設計」

0
By vide 編輯群 on 2014-04-13 設計, 體驗設計

本文轉載自 MIX 2014 多螢互動體驗設計論壇 http://mix.hpx.tw/2014/ch/

TCL-Albert-MIX-2014

文 / 鄭佩紋

Albert_2-231x3001-150x150

TCL 多媒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及銷售企業之一,從電視硬體銷售出發,近年來也開始注重與電視相關的內容與互動體驗。此次多螢互動體驗設計論壇 (MIX) 邀請其用戶體驗中心總監陳青瑯進行專題演講,他將分享這幾年對大陸與世界市場的觀察,以及電視銷售從硬體需求到軟性內容需求的趨勢。

從工業設計到體驗設計

陳青瑯自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後,先在家族公司工作兩年。因為對設計及管理的興趣到美國紐約 Pratt Institute 就讀 Design Management。2001 年畢業後回到台灣進入 I+U 工業設計公司工作,該公司的案子包括 HTC 第一支智慧手機,以及聯想獲得 IDEA 大獎的智慧手機等。之後進入宏碁,開始接觸使用者經驗設計,工作內容包括進行設計研究 (Design Research),涉及商業、產品技術、設計等相關的領域,並開始進行使用者經驗設計研究,例如進行家訪 (home interview)、焦點團體(focus group)研究等。之後在光寶科技的總部設計部門,開始接觸更多用戶體驗的細節,以及使用者介面設計等。

進入浩漢設計公司,陳青瑯的主要工作內容為產品工業設計,而設計產品除了外觀,如何使用也很重要。例如在進行導航相關產品設計時,使用此產品也會牽涉如何使用內容,使用者會因內容開始認知好不好用。從這裡他開始接觸用者介面設計和相關設計研究,這通常和新技術、 新市場開發和新功能等有關。研究通常包括商業因素 (business factor)、產品因素 (product factor)與人因工程 (human factor)。

商業因素包括商業上的競爭者、產品的定位與價格等。產品因素包括製造技術、技術走向、產品趨勢。人因工程 除了傳統上的工程部分,還包括情感(emotional )的部分,例如產品的美學,使用者的需求等,這部 和使用者經驗相關。

一個產品拿在手上,實質上帶給人的感受有時候與情感上的接受程度其實不一定完全相同的。例如金屬機殼手機在冬天拿取和講電話時,會帶給人體肌膚較冰冷 (談不上舒適) 的感覺。但是大部份人對手機的認知,金屬機殼是比較高檔手機才具備的,並不會因為剛拿起來比較冰冷就覺得不好。除非有很大功能或尺寸改變,通常消費者容易受目前的認知所影響而覺得哪種產品是比較好的。

在浩漢設計公司的後期到了上海設計部門,在大陸初期體會到目前所謂的使用者體驗的產品主要是在資訊相關產業 (如手機、筆電等),使用者經驗設計大都著重在產品的內容、使用方法或啟動設計 (launcher) 等等,比較少著重在其他部分,比如硬體與軟體之間的交互等。因為產業規模的不周,在大陸的用戶體驗工作內容後來再擴及到家電和其它工業產品。

電視觀看行為正產生變化,被動接受內容 vs 主動選擇點播

5 年前陳青瑯進入 TCL集團,工作重點除了工業設計,還有涵蓋內容、APP等產品的整體使用者經驗。TCL以販售電視開始的傳統家電產業,近年來開始進入內容產業,並在去年將各單位的視覺和體驗相關部門整合成立總部直管的創新中心,從事概念設計及研究 (advanced design & research)、工業設計、使用者經驗研究等。

以產業技術觀點來看,現在的電視的外觀與硬體變化,包括螢幕變得更大、體積變得更薄或引入新技術的 3D 或曲面電視,對於觀看電視的互動行為並沒有太多著墨,很多用戶的認知中,仍然是單方向的播放節目,但是電視內播放的內容其實已經開始出現很大的不同,對於使用者的需求也有不同的應對方案。

例如現在年輕人已經不太買電視,電視螢幕可能只是電腦或電動玩具的外接大螢幕。但是我們觀察到類似網路串流服務 Netflix 與節目預錄服務 TiVo 的興起已開始快速地改變人們收看節目習慣,使用者開始主動選取想看的內容。因為內容需求的快速發展,在進行使用者研究時發現,要描繪出現今電視使用者的輪廓 (user profile) 是極富挑戰性的,因為電視的觀看行為及目的正在快速地產生變化。

大陸市場上最近所推出的電視大部份都是智慧電視,有內建操作系統與網路內容頻道。電視所提供的內容其合法性會與所在地域相關,在大陸已經開始有幾個大公司開始做數為內容,美國也有幾個大公司正在進行。但是,像在歐洲這樣的聚合內容提供者,因為得符合歐洲各國的法令才能取得合法內容,相對是來說比較難達成。此外在世界各地,也會有各自不同的狀況,正如 Apple TV 在各地的接受程度也是不盡相同。

文章轉載自:MIX 2014 多螢互動體驗設計論壇

UCD UX 多螢
Share.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Email
Previous Article專訪小米科技用戶體驗總監唐沐:「多螢互動產品設計關鍵不是螢幕」
Next Article 專訪香港商壹傳媒出版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數位發展部總監陳建勳:「從內容思考多屛運用 – 可以輕舉,不能妄動」
vide 編輯群
  • Website
  • Facebook
  • Twitter

vide 編輯群

Related Posts

日誌研究的執行經驗分享 Tips for conducting Diary Studies

培養全方位醫療顧客經驗管理(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經理 – 第一個跨域醫療服務設計整合課程在輔大開跑

用戶研究的三個謊言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近期文章
  • 日誌研究的執行經驗分享 Tips for conducting Diary Studies 2019-12-13
  • 培養全方位醫療顧客經驗管理(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經理 – 第一個跨域醫療服務設計整合課程在輔大開跑 2019-11-16
  • 用戶研究的三個謊言 2019-10-24
  • 不靠大數據,從粉絲的小數據讀出關鍵需求 2019-09-23
  • 為什麼大多數的Redesign其實沒什麼意義?因為忽略了三件事 2019-09-9
最受歡迎文章
By VIDE 編輯2019-12-13

日誌研究的執行經驗分享 Tips for conducting Diary Studies

By VIDE 編輯2019-11-16

培養全方位醫療顧客經驗管理(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經理 – 第一個跨域醫療服務設計整合課程在輔大開跑

By VIDE 編輯2019-10-24

用戶研究的三個謊言

By 奧沃市場趨勢顧問2019-09-23

不靠大數據,從粉絲的小數據讀出關鍵需求

By Lil Andy2019-09-9

為什麼大多數的Redesign其實沒什麼意義?因為忽略了三件事

文章分類
  • Featured (221)
  • 專欄 (21)
  • 教育 (93)
    • 工作坊 (49)
  • 未分類 (7)
  • 洞察 (269)
    • 數據分析 (42)
    • 消費者洞察 (125)
    • 研究調查 (144)
  • 產業案例 (299)
    • 交通 (30)
    • 公共服務 (46)
    • 城市 (82)
    • 政府 (28)
    • 旅遊 (68)
    • 日常生活 (146)
    • 金融 (21)
    • 銀髮 (33)
  • 組織文化 (133)
    • 團隊介紹 (40)
    • 組織溝通 (94)
  • 設計 (518)
    • 服務設計 (155)
    • 物聯設計 (35)
    • 網站設計 (86)
    • 行動設計 (116)
    • 設計思考 (128)
    • 設計方法 (103)
    • 通用設計 (38)
    • 體驗設計 (179)
關於 VIDE
VIDE 創誌是一個聚焦洞察與設計,關心教育發展並鼓勵創新的媒體平臺。
VIDE 代表 Value,Insight,Design,Education。源自於拉丁文 videre,意思是「看到」。

VIDE 持續透過介紹國內外創新案例、概念發想與設計思維與實踐方法,並邀請創新設計團隊、組織、社群成為 VIDE 的內容與活動合作夥伴。期許自己能成為國內重要創新設計的媒體代表,協助建構臺灣創新設計的產業鏈與生態系。
追蹤 VIDE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videmedia
Twitter:https://twitter.com/vide_tw
RSS:https://vide.hpx.tw/feed

聯絡:editor@vide.tw 或 02-2511-7626
地址:10459 台北市松江路158號11F-1
2015-2017 VIDE 創誌 - 帶你看見創新設計 / 悠識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Type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