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ndNavi:讓盲人安心上路的 App

0

手機導航對一般明眼人來說,不論是開車、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或步行,都是方便又稀鬆平常的一件事。但不論是先天盲眼或是後天失明的視障者,若需獨自外出,其實都得先透過所謂的定向訓練(即如何使用手杖、如何保持直線行走、轉彎及如何辨認路)來學習如何安全且有效的行走,及相應輔具的幫忙才能安心上路。

圖片由 Blind Navi 團隊提供

文 / A-Hong Yang

目前仍缺發相應的手機導航來支援視障者外出

從目前相關的資料顯示,現有的導盲服務,不論實體或非實體,都有其問題與限制。以路上常見的導盲磚來說,經常可以看到磚上停滿了機車,完全無法被使用。加上許多地點的導盲磚鋪設其實並沒有經過專業鑑定,故常常會有錯誤鋪設的例子。

另一方面,雖然現今已有許多實體輔具如電子羅盤、錄音筆、觸摸式地圖……等來協助視障者,但這些產品仍有攜帶便利性、訊息即時效果不佳、以及無法記錄與整理行走資訊等問題,而國外雖已有視障導航相關的 App 出現,但因其操作介面仍以英文為主,內建資料庫也多缺乏國內地理資訊,故而導致多數國內的視障者無法使用。

於是從去年開始,台科大 DITLDESIGN(設計資訊與思考研究工作室)與政大 iuiLAB(創新使用者介面研究室)遂決定共同投入這一塊急需開發的領域,合作開發一款FOR盲人中文使用者的導航系統:BlindNavi,並藉由現在日漸普及的 iBeacon 微定位技術(註一),希望在未來能讓每位想要外出的視障朋友,都能擁有獨自外出行走的能力及順暢的行走體驗。

從使用者研究中發現視障者真實的需求

於是在發現這些盲人導航上的問題缺口後,開發團隊遂決定透過「使用者經驗設計的流程」的開發流程,確實地貼進視障者的使用情境,來明白什麼資訊對於視障者外出而言是有意義的,並依據他們的需求來作為之後設計及改良 App 的依據。

圖片由 Blind Navi 團隊提供

開發團隊成員一一提到,在她們訪談視障者及定向師後發現,現有廣為大眾所使用的手機導航服務,多半都不是以視障者習慣的「點鐘方向」來作為指引訊息,在訊息的提示上也有距離過長的狀況產生(如200公尺後左轉),這都讓視障者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與氣力去辨認訊息。

團隊成員 Anne 也分享到,視障者通常只有在需要熟悉一條“必須經常行走”的路段時,才會申請定向服務(通常是搬家、換工作、或是上課……等情境。)而這一段路程中,由於有某幾個感官的線索是最為明顯的,所以定向師通常會以此類型的線索著手規劃定向服務,再依照個案的情況做調整,給予其他輔助的細節。例如當走到路口時發現車聲非常吵雜(這是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注意到的線索),定向師就會告訴視障者當聽到車聲時表示應該轉彎,但如果該名視障者的聽覺能力不佳但嗅覺卻非常靈敏,定向師就會再告訴他轉角處有一間咖啡廳,當聞到咖啡的香氣時就表示應該轉彎了。因此不同的視障者在記憶同一段路程的線索時,記憶的內容大致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細節上會稍有差異。

團隊指導台科大 DITLDESIGN 的唐玄輝老師也跟我們補充,一般人通常都是透過空間資訊去判斷方向的,但是視障者卻得記住從A點到B點之間路程的所有「多感官」(視覺以外其他人體接受訊息的方式)資訊:不管是地板的粗糙、陽光的方向、人群的聲音、麵包店的香味等……才能順利地「認得路」,另一位團隊指導政大 iuiLAB 的余能豪老師也提到,開發團隊其實並不是打算開發一個 App 去取代那些視障者在定向時原有的記憶點,而是希望能透過他們的設計在視障者外出行走時能「即時加強」盲人原有記憶點的資訊,並且是與和定向師所提供相似的體驗方式去引導視障者。

有趣的是團員們皆表示,由於一開始的「使用者經驗研究」階段是由 Developer 和 Designer 雙方共同參與完成的,所以雙方在之後進入溝通開發設計的過程時,都會先直覺地思考到:「這樣的設計幫不幫得了他們解決問題?」、「他們真的會這樣子用嗎?」等問題,不但有效地降低成員間的溝通成本,在共識取得上也有極大的幫助。

核心功能是透過視障者的使用情境來決定

之前提到,開發團隊採用「使用者經驗設計」開發流程的目的,就是要透過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及觀察使用者的使用情境來設計 App,進而解決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及 App 介面易用性的問題。而就在開發團隊對受訪者進行了情境訪查(Contextual Inquiry)與行走觀察(shadowing)之後,她們決定將 BlindNavi 最核心的四個功能定為:電話地址查詢、交通方案查詢與路線規劃、現在位置、及路線紀錄;這是因為她們發現要設計適用於「視障者外出」的手機導航,有三段情境需求是必須被優先考慮進來的,即出門前的事先準備、中間上路的行走資訊,及事後的資訊分享與重新回憶。

圖片由 Blind Navi 團隊提供

在上路前,透過電話地址查詢目的地的位置,是外出者最需要的功能,但在過往,視障者得從瀏覽器將查詢到的地址複製到導航 App 裡才能進行路線規劃,且在 VoiceOver 模式開啟時,複製貼上的特殊手勢有時容易操作失敗,導致視障者只能硬把地址記憶下來重新輸入一遍,在來回過程中便耗掉了不少時間。因此開發團隊決定將這個功能整合在服務之中,透過在過程中「減少視障者輸入文字」或「於介面之間來回切換」的設計、增加操作的方便性與即時性。

圖片由 Blind Navi 團隊提供

又由於導航資訊的提供必須隨著查詢時機變換,並依照使用者的需求給予不同層級的交通資訊。為此開發團隊採用了扁平的清單式架構設計(List view structure),將交通方案的搜尋結果直接呈現於搜尋區域的下方,方便視障者在多個方案間快速瀏覽。其中每一段導航訊息都是由三個部分所組成:1)當下要採取的動作、2)周圍環境敘述、3)下一步要怎麼做。在2)周圍環境敘述這一塊,將結合視障者定向訓練的經驗提供該區域的「近身資訊」,方便視障者以多感官的方式替自身定位及找路。

圖片由 Blind Navi 團隊提供

團隊成員奕方特別指出:在行進中“自我定位”是視障者行走時最經常需要的資訊,一旦感到不確定或是迷路的時候,他們便會立刻開啟“定位”或“我在哪裡”的功能。因為這是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功能,所以開發團隊決定以體感互動(Gesture shortcut)的方式進行設計,視障者只要在 App 開啟的狀態下直接搖晃手機,就能隨時得知現在位置的資訊,減少操作介面的時間,直覺又方便。

而另一位團隊成員 April 也補充到,由於視障者行走時需要記憶的細節非常龐雜且過程耗時,若為一次性拜訪,視障者寧願一邊行走一邊問路人來到達目的地。是故她們設計系統可以自動將行走的路線記錄下來,並把路程資訊分段、結合地裡座標,讓視障者之後可以透過記錄來複習資訊。另為了讓視障者行走的經驗能更有效地傳遞給其他視障朋友,並有可能在未來轉化為公共的地圖資訊,視障者在行走歷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可以增加自己對這個地點的註記,並以口語敘述、數位化的形式保存,讓 BlindNavi 本身不只是找路的工具,更是一個讓視障者經驗分享交流的平台。

獲獎之後的下一步

在今年四月 BlindNavi 獲得了2015 CHI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 總決賽的第一名,這項競賽是由 ACM CHI 國際頂尖人機互動研討會所舉辦,今年首度選在亞洲首爾舉行。團隊成員受訪時皆表示,之前決定參加 CHI 時並沒有想太多,主要是想透過參加比賽來幫忙檢視產品還有什麼是可以再改進的,在準備初審資料及示範影片時也只是想著要如何將產品開發的思考脈絡解釋清楚,團員一一表示,「一開始覺得能過初審真的很驚訝!」畢竟她們要面對地,可是來自各地頂尖的名校啊!另一位團員 Anne 也說,當時每天晚上為了修改簡報稿、調整細節,同伴們都忙得沒時間睡眠,再加上要以英文來應答評審的提問,過程甚至可以用驚險萬分來形容。

Blind Navi 團隊,下方左起:一一、奕方、April、Anne 上方為政大余能豪老師,圖片由 Blind Navi 團隊提供

團隊指導唐玄輝、余能豪老師受訪時均稱讚團隊成員在開發設計過程中都非常認真執行所有的細節,除了每兩星期固定一次的跨校討論外,雙方還會不定時召開自己實驗室的工作會議,精確地找出使用者的需求,再以技術解決問題,得獎可說是毫不僥倖。

至於未來這款 App 是否有上線的計畫,團員們透露,短期而言會先透過之前參與比賽時評審提供的意見來加以修改,並選某幾個校園或視障者常去活動的範圍當作示範,長期來看也會和目前政府其他和 iBeacon 有關的計畫接洽,看是不是有機會和已經佈建好的單位合作,但也不排除創業的可能。在筆者採訪的同時也傳來 BlindNavi 榮獲2015紅點(reddot award)best of the best 殊榮的消息,這支App原屬於科技部 BlindNavi 視障者導航計畫的一部份,完整的全貌預計在明年底或後年完成,也敬請大家拭目以待。

註一:

自從 Apple 於2013發表 iBeacon 技術之後,各種應用隨之衍生,從各類商家店面,到大型展覽、美術館、甚至是機場,都可以看到 iBeacon 應用的例子。其優勢在於能提供小範圍內使用者非常精確的地區資訊,使用者隨時走到哪都可以吸收該區域的相關訊息,從資料傳輸量與速度來看非常適合步行導航。


活動推薦:如對 BlindNavi 或對於所謂特殊族群(disabled community)設計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報名參加 HPX75-創新 App 案例分享:為視障聽障而設計 http://www.hpx.tw/archives/20910,來與開發團隊交流互動

訂閱 vide 最新訊息: vide 臉書粉絲頁 http://facebook.com/videmedia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