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工作坊前,一定要先確認工作坊的目標、參與人員、時長與地點。根據筆者的經驗,依據工作坊的目標,可以簡單將工作坊的形式分成四種:(1)共創工作坊、(2)反饋工作坊、(3)匯報工作坊 與 (4)學習工作坊 (很喜歡分類lol)。而根據工作坊的形式不同則通常會有不同參與人員、時長與地點的差異,以下簡單介紹這四種工作坊的形式差異。
Browsing: 工作坊
2017 年開始,作者接觸了許多新零售(又稱零售 4.0)案,有做商業模式轉換的也有做零售互聯網化的,或甚至是無人化零售的解決方案。由於零售行業屬於服務業且銷售的商品大多為民生用品,因此最主要的研究方式並不是訪談,而是觀察。那麼「觀察」和「在現場看一看」的區別是什麼呢?今天就用一天的工作坊來告訴大家觀察的要領吧!
Open HCI 2017 第八屆人機互動工作坊今年於臺灣大學舉行,工作坊由臺大、臺科大、政大等校學生自治籌辦,旨在推廣人機互動學門與跨領域合作。來自不同領域的學員在經歷為期六天的講座與課後實作之後,在 7 月 2 日舉辦互動成果展覽,吸引滿場觀眾前來。
引導師的工作,不是告訴學員,哪個方向是對的,而是要讓學員知道,還有很多不同的方向。例如,學員發現顧客喜歡親切的互動,所以學員開始思考怎樣的點餐方式可以展現親切,但是卻卡住了,你可以試著跟學員說:「點餐一定是顧客點嗎?」,讓學員開始思考店家如何幫顧客決定餐點,看看學員能不能舉出例子。
今天是第二場跟成大小兒科的活動,議題是針對早產兒,但是我們關心的對象並不是早產兒,而是早產兒父母。在傳統的醫病關係中
台科大唐玄輝老師及UX 業界專家的5週的訓練下。透過 「用戶體驗調查 、 Persona+Scenarios、顧客旅程圖、商業模式等知識與實作的學習,共同產出了許多以「高中生教育」為主題的創新產品 / 服務的原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