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承毅
打從世大運開幕前,在官方與民間通力努力合作下,透過市長與網紅拍影片、捷運超逼真車廂、賣場裝置造景,還有街區上的大型帷幕,的確有較讓市民有感,但似乎還少了點什麼。
我想,那就是一種「真實」的參與感。
雖然我們不會是選擇,但對於這樣舉國盛會,作為小市民的我們到底能怎樣參與?而透過消費與擁有的過程中,證明自己也是一部分,產生共同感,進入一種節慶的歡愉感中,我想將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
相較於台北早先的箭在弦上,還有兩年的東京,早已一波波的啟動著。因此,要如何讓市民更有參與感,尤其透過限定款設計物、創造街景、營造氛圍,讓人意識並感動?
8 月 8 日,日本的國土交通省公佈了專為 2020 奧運所設計之前置性限定紀念物「車牌」,由內田尚登設計師入選,整個設計以「未来に向かう光」為題,從而傳達出對於多樣性未來的想像力與期待感。
因此在今年九月過後,就可在東京或其日本街頭,看著換上這只車牌上路的車。而選擇以車牌作為接觸點,是個很有新意的思考,因為當市民們願意為自己的愛車換上這只實體車牌的同時,也象徵了他對於這個活動的認同,看似間接,但其實轉身成為奧運的利害關係人。
當越來越多的市民或國民,願意換上車牌,路上的風景會開始改變,城市中的氛圍也會轉動。除了透過美好設計,讓街景增添色彩,讓城市受到感染,因此無論是世大運或是奧運,都將成為全民共同的協作。
當你走在路上,當你開著車,當你乘著車,無論是匆匆一瞥或是等紅燈定眼凝視,透過車牌這個實體證據為接觸點,沒有人不會花上一秒想想奧運,並期待著。雖然我們不是選手,但沒有人不渴望參與,期盼能有共感。
創意不只是放煙火,設計不只是飾妝容,當事件的存在,從意義創造而起,進而點線面的擾動蝴蝶效應,也許小小的車牌,將成為起肇現場風起雲湧的初心及源頭。
因為參與,需要一個理由,共感,需要一個機會,而一只限定款的「車牌」,就為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