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循環經濟」血路的思考

0

文/林承毅

(林承毅/攝)
(林承毅/攝)

午後,騎乘Ubike在市區趕行程,遇見一個眼睛為之一亮的嶄新舊衣回收箱,索性停下車仔細端詳了一下這個設計界朋友公司所設計的作品,但心中也想起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則新聞內容「無路可銷 台灣舊衣只能當垃圾燒了」。

那篇報導其實內容無他,陳述隨著快速時尚成為市場主流,衣服的大量生產成為一種必然,隨之而來就是廢棄的衣料日漸增加,過去台灣的回收衣服除了少部分提供給慈善單位外,多半外銷往第三世界國家,但近年來,情勢逆轉,二手衣料外銷市場競爭,造成台灣許多回收衣料無法出口,最後淪為在台灣焚毀一途,這樣的結局,讓循環經濟的價值鏈因此斷裂。

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二手成衣回收,一次性飲料杯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在今年年中因參與WDC Green Ocean專案,執行了兩個主題的使用者研究,一則是一次性飲料杯,一則是電子廢棄物,透過研究的過程,我們回到人本的角度探討,人為什麼不回收,還有不同的人對於垃圾的定義,還有到底要什麼樣的誘因,才能讓回收意識能轉為回收行動,但是這樣的探討,多半只侷限在如何有效提升回收率,或者說內化回收行為而已。

在將近半年的專案執行中,有個問題始終在我腦海裡持續環繞,那就是當使用者作好回收之後,那些回收物,真的能走入循環經濟的正向循環,從搖籃這一方跳到另一方成為起點?

隨著探索時間更長、了解更多,其實有點讓人感到失望,並感到些許洩氣,而一切就從親眼見到某知名速食店的垃圾桶,外觀看似有分兩大類,但如果你有機會看到前場人員在整理,就會赫然發現裡面其實只有一個桶子,所以這不是代表,消費者多花幾秒的分類其實只是做做樣子?當然這當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沾上油脂的紙張算可回收嗎?內有膠膜的紙杯算紙類嗎等問題。

供需關係也是另一個盲點,就拿一次性飲料杯來說好了,可分為許多不同材質,包含PET、PP、紙類等,一年在市面上流通15億個,但最終只回收10%,其他都可能被當成廢料或一般垃圾丟入焚化爐的關鍵原因,除了民眾認知外,就是供需間無法形成一種拉力,在市場無價,回收成為一種功德的情況下,縱使收了再多的杯子,最後都可能因為沒人要,又從資源被打回垃圾…..

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受到這樣的真實衝擊,也讓我開始思考,當台灣許多民眾已養成老老實實做好分類,規規矩矩做回收,真的有用嗎?當有一天他們知道的真相是:你們好好用心分類的材料,最終還是因為莫名原因被推到焚化爐燒掉,心中會有這樣的感想,會從此不再相信回收能成資源這樣的言論,還是……?

這樣說吧,如果整個回收體系,或者我們說資源價值鏈沒有一個穩定的機制來支撐,還是後端沒能形成一個產業,因而建立一個健康的供需關係來拉動,只是持續在前端宣導全民做回收,人人做環保,真的有用嗎?

當循環經濟議題已經成為世界趨勢,尤其台灣整體資源回收率堂堂突破五成,早就被國際公認為資源回收優等生的同時,台灣應該要進一步思考如何真的有效利用資源的這個問題。雖然在研究過程中,感覺到使用者似乎對於他每天透過回收行動所製造的資源下一站會去哪裡,沒有多大的好奇心,但我還是相信,唯有讓價值鏈能順利轉動,這樣我們持續做回收,才更有動力與價值。

期許台灣在持續不斷提升資源回收率,坐穩資收大國的同時,政府及產業需加速思考如何妥善運用這些辛苦回收材質,給予其再生機會。畢竟,轉動循環經濟的齒輪,才能讓價值鏈創造產品,這樣產生的人地物共益,也才是台灣該追求的方向。

終於一口氣把半年放在心中的話講完了:-)

Share.

林事務所服務設計師,曾擔任產業顧問、大學講師及書店店員。 有著一顆未滿的好奇心,因此註定了無法畢業的「雜學」修行,多年以來,優游於人文、社科、商業、藝術及設計領域,並帶著人文關懷的溫度,與世界進行對話。人類學家深刻的洞見力為其武器,爬梳人物境活動間的互動,解析符號及象徵背後的脈絡線索,透過體驗創新設計的觀點,積極投入社會創新改造運動,唯有不拘型式的投入,才可共創這個世界的美好。 歡迎與我交流 takeshi18jp@gmail.co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