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一部真正的文創電影──如果你只看到愛情,那就太可惜了

0

文/林承毅

takeshi_20161107

從今年八月底開始席捲全日本的動畫電影「君の名は」《你的名字》,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是愛情片?是神怪片?是科幻片?還是奇幻片?溫馨小品?災難片?唯美卡通片?還是…

10/21是台灣正式上映的第一日,傍晚與家內迫不急待去誠品電影院觀看,回來之後,我第一個直覺是,它是一部無法被定位的電影,因為,當中所埋藏的脈絡及層次感,能滿足不同知識背景或不同類型人的需求。

但不能不佩服電影本身,除了有十足的娛樂感與觸動人心或情緒之情節外,支撐著這部電影的,是以日本傳統神道為基礎的日本民俗以及當中的價值觀與象徵。

從這一點再延伸,這才是真正可堪稱為「文創」作品。

所謂的文創,在我的認知中是以「文化『驅動』創意」,如果沒有這樣的支撐,這部電影頂多只算是一部能賺人淚水的愛情片,但在民俗元素的加值下,讓這部電影,處處有著深刻的寓意存在,不僅如此,內容中也體驗著現實日本社會真實環境中些許社會現象與趨勢。

但以下將體貼的不就劇情一一進行描述及破梗,把這些部分留給大家親自去電影院細細品嚐,我想用一點篇幅先來談談,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一些心得分析。

首先,談到「文創」這個範疇,我知道現在在台灣,很多人對於這個詞彙很敏感,但我還是要說,這部電影深刻地展現何謂「文創」,尤其透過動畫方式,讓發揮的空間更大,能透過視覺呈現讓想像力無限飛翔。

但在電影中,不用太過酷炫的特效,而是用著看似最傳統的日本民俗底蘊作為支撐整個故事的骨架,也因為有這樣寓意深刻的典故在,能讓整部影片在輕鬆俏皮的情節外,始終有個軸心來貫穿。

它靈活運用傳統日本文化內涵來說故事,讓這部電影更顯獨特與魅力,對於熟悉動漫文化的日本人來說,也許不盡然覺得很新鮮,但一定倍感熟悉。

而這樣的電影,才更讓人有所共鳴,就不用提未來前往海外市場,帶著日本獨特色彩的內涵,必然成為特色中的特色。上述的文化符碼,也正是讓電影能獨特且具有魅力之處。如同前面所述,透過文化來「驅動」創意。

回頭看台灣,現在不乏有類似的電影,企圖用台灣的民俗元素,如三太子、八家將來做為題材,但多半只是流於外顯元素層次的表述,無法深刻往精神面走,多半最後只是消費文化圖騰,最後流於一部搞笑片或是社會現象寫實片,而未能妥善地透過擷取傳統元素,並加註於新穎的劇情中,展現何謂「文化創意」。

其次,整部片子使用了許多的對比性,敘事安排採取一開始兩位主角平行現身,然後巧妙地透過分身的方式,產生若即若離的交錯。

從男女之別、居住之別、生活型態之別,而後透過分身之時,交換彼此身份,因而兩個陌生人開始產生連結,並透過電子載具,開始一段有趣的接力生活,如何學著用對方的身份來繼續生活。

男女主角活著似乎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另一個不認識的他者。這時候應該如何?協助他,還是扯他後腿,從一開始莫名其妙,到後來似乎也被這樣的模式所制約,而欲罷不能…

這樣的連結看似意外,但冥冥中似乎在述說著,深刻的,所謂的結=「むすび」,如同女主角奶奶所說,透過「結」得以連結人與人,連結時間流動,看似獨立,但似乎纏繞於無形。

這個概念其實就體現在男女之間,有趣的是,導演把女主角安排為一位家族世代經營神社的家庭,累代巫女的傳承,似乎年輕時期都會有一段分身的經歷,而這樣的鋪陳,也讓整個故事更顯合理,且有想像力。

從關於神道中的時間觀與空間觀,也讓整個敘事如同奇幻電影,充滿穿越性。因此男主角能在分身後,穿越常世(現在)與現世(死後世界)間的隔離,協助女主角一家改變歷史的命運,某種程度上,「結」就是啟動這個移動的樞紐與連結。

影片中也使用了許多象徵符碼,包含1200年一次的彗星。彗星來臨時,剛好舉辦祭典,御神體結界的穿越,日落時刻的過渡轉換性,御神結的連結隱喻,透過智慧性手機記事,讓整個電影不僅是畫面唯美,故事的層次性,更加具脈絡,深刻中展現動人的一面。

最後想說一點是,我覺得電影場景與情節,是如此超現實又帶有許多唯美,但我想對應到當代這個冷漠社會──

也許導演想要提醒我們的不僅是,在這個人情疏遠、無緣社會問題迫在眉睫的當下、尼特族與繭居族盛行的時代,年輕人如何在生活中,創造更多的連結,珍惜每一個人與人相遇的「一期一會」。透過民俗象徵的內涵,更是要提醒我們,在創新的道路上,別忘了尊敬傳統,因為那永遠是文化的根。

這是一部深刻的電影,如果你只看到愛情,那就太可惜了。

本文經作者同意,取自Cheers酷青發聲林承毅專欄:《你的名字》一部真正的文創電影──如果你只看到愛情,那就太可惜了

Share.

林事務所服務設計師,曾擔任產業顧問、大學講師及書店店員。 有著一顆未滿的好奇心,因此註定了無法畢業的「雜學」修行,多年以來,優游於人文、社科、商業、藝術及設計領域,並帶著人文關懷的溫度,與世界進行對話。人類學家深刻的洞見力為其武器,爬梳人物境活動間的互動,解析符號及象徵背後的脈絡線索,透過體驗創新設計的觀點,積極投入社會創新改造運動,唯有不拘型式的投入,才可共創這個世界的美好。 歡迎與我交流 takeshi18jp@gmail.co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