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銀享全球:用正向和創新回應高齡社會新需求的社會企業

0

銀享全球是一家專為銀髮相關組織提供國際交流、培力與行銷服務的新創社會企業。著重在銀髮健康照護產業,以台灣的服務經驗為根基與世界連結,希望透過創新平台與多元的溝通管道,提供台灣在地銀髮健康照護相關組織來自全球各地的先進知識、經驗與資源,包括最佳案例的分享、相關組織的策略結盟等;同時,透過行銷傳播和管道媒合,將台灣在銀髮照護產業的成功經驗推廣到世界。

2012年上映的不老騎士紀錄片,催生了社會企業銀享全球,圖片由 銀享全球 團隊提供

 

文 / A-Hong Yang

「不老士」到「享全球」

2007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弘道」)的林依瑩執行長帶著17位平均81歲的長者,展開一段13天的台灣環島旅行。隔年第一屆社企民間高峰會(Social Enterprise Summit)在香港舉辦,林執行長受邀分享「不老騎士」的故事,當時在台下的昕伶深受這個故事所感動,遂決定協助弘道將「不老夢想」推向國際的行列。

後來「不老騎士」環台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在2012於台灣和香港上映,並打破當時兩地的紀錄片記錄,更讓台灣被世界視為一個對長者友善、實踐活躍老化概念的國家。2013年片子在美國院線上映時,片中的10位不老騎士更親自前往加州,完成美西版從舊金山到洛杉磯700公里的公益騎蹟之旅,而昕伶也是在此時和另一位銀享創辦人 Deborah 結識。

昕伶和 Deborah 各來自不同的背景,昕伶創業前主要關注公共衛生的議題,也曾在總部在美國紐約的基金會工作。Deborah 之前則是在媒體產業工作,擅長國際行銷,而銀享全球就是在兩人受到「不老精神」的感召下所催生出來,後在2014年及2015年陸續增加了依亭及欣潔兩位夥伴。

人口老化是國際趨勢 且應正向看待

其實生老病死是生物的常態,老年化或高齡化本來就是自然的現象。根據聯合國以及 OCE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統計,隨著醫療進步拉長人類的平均壽命,60歲以上老人的比例將從二次戰後佔總人口數比例的8%,到2011年的11%,而且還持續增加中。1993年台灣正式進入聯合國界定之高齡化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7%(目前已高達12%),依行政院經濟委員會推估台灣2017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與15歲以下幼年人口將同為 320萬人,自此以後,65歲以上老年人口開始超過15歲以下幼年人口。

面對這樣的一個趨勢,昕伶和 Deborah 發現,儘管弘道等 NGO 組織正努力為台灣打造一個幸福正向的老年生活典範,但台灣身為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們需要能更快地打造在地化優質服務及產品,及有效地擷取國際創新銀髮服務模式成為新型態養老生活網絡架構的重要推進器。而銀享全球創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透過打造一個跨領域、跨世代和跨國界的交流平台,加速趨勢及知識分享,帶動創新並協助台灣銀髮健康照護產業業者提供更優質的安老養老服務,讓國際看到台灣在「在地安老」及「活躍老化」推動的成果,也讓更多人體驗到「台灣味」的銀髮服務。

連接國際 在地安老

2014年銀浪新創力國際週,銀享全球協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邀請世界最老的街舞團體–紐西蘭的Hip-operation在仙角百老匯上擔任演出嘉賓,圖為表演團體成員與外國專家和工作人員合影,圖片由 銀享全球 團隊提供

 

為了讓國際看見台灣在銀髮領域上努力,銀享全球除了協助將台灣銀髮產業的組織及社福團體的產品及服務推廣到國際之外,另一個努力的方向即是帶入其他國家的經驗,提供台灣實務工作者更多的刺激和想法,而每年的「銀浪新創力國際週」就是銀享全球每年的重點工作項目之一。

而近年台灣在高齡化、少子、缺工等三大人口轉折危機的夾擊下,台灣青壯人口照護負擔之沈重,將面臨前所未見的處境。人口老化快速伴隨而來的長期照顧需求也正急速成長當中,從衛生署2012年有關「長照需求」的調查中顯示,台灣需長期照顧的人口約為67萬人,依據推估2021年長照需求人口將高達88萬人。站在此人口結構改變的轉捩點上,我們實亟需透過新思維和新模式來因應這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如何發展老人社區整合多元照顧的服務模式,並從中結合相關產業能量達成綜效,是我國發展高齡產業相當重要的方向。

今年銀享全球特邀請來自荷蘭、英國、日本和美國的國際專家就「智慧科技x整合服務」分享各自的發展經驗;並安排國際國內專家作跨國經驗分享討論及工作坊,協助學員解決推動創新整合社區型服務遇到的挑戰。希望能在「在地安老」(Aging-in-place)的理念下,打造屬於台灣自己的創新社區服務網絡,找出最適合台灣的養老模式並培養相應的人才,發展相關的產業。

第二屆銀浪新創力國際週即將於 10/22 登場,圖片由 銀享全球 團隊提供

 

當銀髮服務 遇見科技創新

除了每年的「銀浪新創力國際週」的活動外,銀享全球今年更與美國史丹福大學長壽中心和矽谷銀髮創新社會企業。(Aging 2.0)共同舉辦「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 Design Challenge)的亞洲區大賽,以「樂觀知命、正向迎老」為設計主軸,鼓勵台灣的年輕人進行科技、服務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以解決長者需求和建構未來生活為想像,來協助長者維持「心智敏銳」、「行動自如」和「財務無虞」的狀態。而獲勝的亞洲區團隊,將有機會前往明年4月在史丹福大學舉辦的全球決賽盛會。

擔任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初賽的四位評審(左起):社團法人雲林縣老人保護協會理事長林金立、多扶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許佐夫、財團法人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和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營運總監李竺姮 ,圖片由 銀享全球 團隊提供

 

昕伶受訪時特別和我們說到,當初她們會決定辦這個競賽,其實除了是希望幫助台灣團隊的設計概念做相應的精煉(refine)和市場化之外(像是來自台灣的設計師姚彥慈就是在獲得該競賽2014年首獎的殊榮後,現在已經有了第一批上市的設計產品)。其實更希望的是想把青年世代帶進實務從業人員(社福、醫護背景)的工作場域中,讓青年世代有機會更了解長者的實際需求,也讓從業人員有機會跳脫他們對於現在服務的想像,所以每一支隊伍只要有一名具學生身份即可,而她們更想看到的,其實是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讓不同世代的人有一個的 ”co-work” 機會,畢竟未來長者的樣貌將會和過去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若還是以舊思維,舊情境(醫療照護)去思考,是很難想到還有什麼新時代的產品和服務。

依亭也分享到,其實在徵件截止日的前兩週,距離她們設定的目標達成率還不到三成,所以在那兩週她們不斷的反覆檢視,也不斷懷疑是不是她們對於市場的評估太過樂觀了,直到截止前一日,許多作品瞬間湧入了辦公室,而且繳件的作品也都看到了團隊的用心,她們這才卸下心中的大石,這個過程著實像是替團隊洗了一場三溫暖。

老人不該是社會的負擔 應是資產

此外聯合國曾在2002年提出全球性的高齡化行動國際策略,呼籲不論任何地區的國家,都應以老年政策為行動政策的優先考量,並應針對全球人口老化過程加以整合,期望由更廣泛生命過程的發展觀點及更寬廣社會觀的視野來看老年人的問題。

依亭在受訪時就指出,銀享全球雖然不是在從事第一線的長者服務,但是她和另一位一樣都是企管背景的同事欣潔,都是一直在努力思考如何能從一個資源整合的角度切入人口老化這個議題,讓中央、地方、民間三者的資源都能夠導入到這個平台上。

昕伶也提到,在「銀髮創新」這個領域上最需要努力耕耘的領域,其實就是在「市場」上, 「使用者付費」這個觀念是在這個「銀髮」場域上最需要被推動的,而如何能從解決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為切入點,進而長出一個個可以永續經營的產品,將是銀享全球持續努力的方向,也是銀享全球決定以社會企業經營的初衷。也或許銀享全球全體團隊,在「不老夢想」中所看到並希望能實現的願景,就是「不老騎士」裡的中天爺爺所說的,「我們老人家不應該是社會的負擔而是資產。」

銀享全球團隊和來台參加不老騎士旅程的國際騎士,也是美國友好單位 Silver Dawn 兩位創辦人合影,圖片由 銀享全球 團隊提供

 


訂閱 vide 最新訊息: vide 臉書粉絲頁 http://facebook.com/videmedia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