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分兩階段,那一定是去過京都之前與之後

0

選定京都是因為她的文化與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有形、無形資產最多,在維護這些實體及精神的同時,京都人創造出與東京或其他地方不同的企業經營風格,還有各種新舊融合的創新。

image01
Photo by John Yu

文 / John Yu

去年政大 EMBA 的境外課程,我們班與導師溫肇東教授討論後決定到京都。行前我說:人生如果可以分成兩階段,那一定是「去過京都以前、去過京都之後」吧!不知道有多少同學認為我在誇大其詞?

當初選定京都為對象,是因為她的文化與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有形、無形資產最多,在維護這些實體及精神的同時,京都人創造出與東京或其他地方不同的企業經營風格,還有各種新舊融合的創新。溫老師引用Richard Florida的創意城市4T:Talent 人才、Technology 科技、Tolerance 包容、Territorial Assets 自然與人造的愉悅環境。世界上大概沒有第二個城市如京都般能夠具備全部的條件。

我們除了參觀京瓷、華歌爾、京都研究園區外,也參訪了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幾個寺院、傳統工藝匠人,並體驗京和食的絕妙。溫老師把見聞寫在歷久彌新的京都傳承一文裡。

對大多數參與的同學來說,這是一趟非比尋常的旅行,與人生中大部分的旅行很不一樣,除了有溫老師與京都造型藝術大學電影系的陳昌仁教授同行之外,溫老師在行前、行中、行後的嚴格要求,讓同學收獲特別多。同學們分組就日式美學的侘寂、京和食、京都式經營策略、京都未來企業等進行資料蒐集研究,然後現地考察。陳老師提醒我們,猶太人說「旅行再多,只不過是郵差。」所以要先讀書,再用旅行去驗證。我知道好多位同學在京都的動靜之間,終於體會了溫老師在EMBA第一堂課說的幾個觀點:

  • 創新來自於懷舊
  • 本土的最時尚
  • 規模,是生命情調的選擇

旅日作家劉黎兒說:「在京都,人的表情、語言,一點一滴都格外清楚、細緻起來了,讓人忘記日常的喧囂,時間在此止步,自己體驗的每一件事,都會留有餘韻,回味無窮。京都是慢食、慢想、慢感、慢愛的寶庫。」京都就是這樣充滿魔力,讓旅人放大感官,心更敏銳善感。

創立於1722年的萬亀樓低調地位於二條城附近的巷裡,老闆是生間流式庖丁的三十代目以及萬亀樓的十代目。我們享用萬亀樓最著名的竹籠弁当,體會每一件小巧玲瓏的食物在嘴裡慢慢散發出味道的層次,京料理在酸甜苦辣鹹之外的「淡味」開發了味蕾前所未有的感覺。京料理的特徵是講究食材新鮮必須符合當季旬味,並且巧妙置放在美麗雅緻而反映時令的食器裡,加上細緻到位的服務與用餐環境,達到藝術的境界。台灣昂貴的高級日本料理餐廳跟京都的比起來,只剩下居酒屋的程度。

Photo by John Yu
Photo by John Yu

京都市長門川大作曾在訪問裡引用UNESCO世遺專家博科娃(Irini Bokova)的話說:「京都太美妙了。生活在這裏的150萬市民充滿活力,賓客盈門,同時還是一座工業城市。而且,它擁有17處世界遺產,藝術活動豐富多彩。這樣的城市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罕見的吧。」

京都府內的17處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大家所熟知的清水寺、金閣寺、銀閣寺、龍安寺、二條城、西本願寺、平等院,以及上賀茂神社、下鴨神社、東寺(教王護國寺)、延歷寺、醍醐寺、仁和寺、宇治上神社、高山寺、苔寺(西芳寺)、天龍寺等。如果隨旅行團匆匆來去,大概不會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但若先閱讀其中幾座寺院的歷史與相關文學作品,自已再到現場,將有一段完全不同的體驗。有同學聽了建議先讀過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看到金閣寺的金鳳凰就覺得頭皮整個發麻,也許主角溝口小和尚正躲在某個角落窺探著她的一舉一動也說不定呢!

Photo by John Yu
Photo by John Yu

京都的夜生活同樣精采,我說的是現場爵士樂演奏。中京區某棟不起眼建築的二樓,是我的祕密基地,倉庫般的空間每到深夜就傳來樂聲。演奏者和觀眾的近距離是京都音樂界一大魅力。這裡幾乎每天都安排了表演,除了專業樂者外,偶而也有爵士樂學校的業餘者在這裡登台練膽。在這些上班族或學生陶醉在自己音樂的專注表情裡,我看到京都文化的厚度。點上一杯威士忌,度過一個雖然現代卻很京都的夜晚。

京都美學一大特性是講求精密細緻。1200年古都孕育出幾十代的工匠藝師,他們從不擔心商業模式,只為朝廷與貴族服務,把份內手藝做到極致,再把秘密與訣竅一代代傳承下去,於是我們有了今天的京都。從和服到建築,京都的質感好像舞妓的濃妝艷抹又層次分明,是好幾個階段的濃淡微妙變化的美感。誰,也模仿不來。

京都式的雅與粹(洗練、媚態、風流、骨氣)以一種節制矜持的方式展現:保有一點緊張感,與直接的自然放鬆與單純的樸素是有距離的,這點距離就是京都的魅力所在。來過京都的旅人,終其一生將一再回到這心靈的故鄉。

溫老師在課後發表會時提醒我們應該如何觀察與體驗京都:

  •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為什麼這些景物會存在?
  • 何時要與時俱進、引進新的元素?該以什麼樣的頻率去輸入新、融合在舊的文化元素裡?
  • 為什麼京都有這麼多寺院?它們擔任什麼樣的功能?
  • 如果下一代不感謝文化藝術、造成斷層。我們還要不要支持?
  • 當地居民共同記憶、回憶、核心文化的認同是什麼?

相對於京都,老師覺得台北簡直是座「不老之城」,因為台灣人(或說台灣的官員)對過去似乎毫不眷戀,把舊的都拆光換成新的。如果覺得自己的過去如此不堪回首,我們對未來信心何來?不感謝歷史,不知脈絡,一切的當下只是漂浮在虛無之上。我們責怪台灣媒體膚淺、台灣經濟淺碟、台灣企業短視近利、台灣人總是一窩蜂、台灣人對於美感設計的寬容…,其實這些現象只不過是台灣人輕忽歷史文化的無根症候群。

我打算之後把京都經驗慢慢分享出來。


以上圖文資料均轉載自:為什麼你應該去京都?

Share.

自1999年進入台灣網際網路產業,是易飛網初創時期員工。超過15年以上專注在旅遊電子商務領域工作,帶領數位與社群行銷、用戶體驗設計團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