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又稱為 UiGathering,在2012年登記成為社團法人組織後,是台灣第一個專注使用者經驗的組織。但這組織當初發起的目的,單純只是一群對設計有熱情的朋友,在下班閒暇時候的聚會,發起人李毓修則是點燃這設計聚會火苗的推手。
文 / 陳怡靜
推廣已到達巔峰 放手去做更重要
自2005年 UiGathering 發起第一場聚會以來,台灣已有許多相關工作者與企業,了解使用者經驗(UX)的意義與重要性,並且解釋了為什麼一些創新可以帶來價值,甚至一些大型企業已編列使用者經驗的專業團隊,但在這樣充滿光明的未來之下,仍然有許多傳統產業不了解何謂使用者經驗。
李毓修表示,「就算這些傳統企業,或中小型企業知道了它的意義,但他們也不知道投入 UX 是否可以回收成本,所以目前我們也很想要知道,適合台灣企業的 UX 到底是什麼?」
目前李毓修在 UiGathering 中已退居幕後,由其他協會成員繼續推廣使用者經驗。在過去這幾年中,李毓修與其他夥伴在台灣推廣使用者經驗的意義與方法,並且舉辦了台灣最大的使用者經驗國際高峰會 (Taiwan UX Summit)。
李毓修認為,目前台灣企業對於使用者經驗的了解已經到一定的程度,雖然之後大家還是會持續推廣,但更重要的是放手去做,藉由使用者經驗去產生實際的價值。他舉例說,「就像大家都知道什麼是萬有引力,但這個概念可以拿來設計推進器,幫助去計算多少力道可以產生多少速度,真正展現了萬有引力的價值。UX 也是一樣,實際做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公司內推廣 UX 第一位成員擔重任
UiGathering 在台灣成功地推廣 UX 後,即使相關工作職缺增加,從業人員仍然遇到許多困境。李毓修強調,「這時候企業或團隊內,第一位了解以人為本設計(User Centered Design)的成員就很重要」,並指出從業人員必須要了解企業使自己生存的命脈是什麼,來透過這一點展現自己與UX 的價值。
他建議可以從公司既有的問題去下手,例如產品賣不好,可以透過 UCD 的方法了解原因,並且予以溝通和改善,當取得團隊成員或老闆對於 UCD 專業的信任過後,就可以嘗試要求聘僱更多 UCD 專業的人,提升公司 UX 的成熟度。
雖然目前有很多 UCD 的方法,但很多方法需要因應公司的產業類別、內部文化、工作流程以及合作的夥伴而有所調整,例如現在很多人都在講 Big Data,那使用性(Usability)這種透過少數人測試的方法是否還需要?如果需要,那是為什麼?
李毓修建議從業人員要從工作的挑戰當中,了解我們到底缺什麼,或者可以從長輩那得到一些其他面向的想法,得到更多個人獨特的見解,發展出適合台灣,或適合該企業產品的設計方法。
多方學習 UX 是一條長遠的路
相關工作者除了要了解上述這些 UCD 以人為本的知識,以及產品的使用性外,李毓修認為,更重要的還需要了解產品、服務,以及客戶與客戶之間端與端的連結和互動,並肯定地說:「UX 是一個很挑戰的行業,而且是一條很長遠的路。」
最後,他分享了對於未來 UX 從業人員努力面向的想法:
- 對自己:不要因為職稱就把自己定型,應該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做,了解自己的想法與市場之間的落差,努力將產品做好,提升公司對自己專業的信任。
- 對公司:了解公司的文化以及在 UX 發展上的成熟度,慢慢從純觀感的視覺美學,提升到使用性,並進一步從使用者經驗研究了解市場對於設計的反饋,將設計策略與產品和品牌策略進行連結。
- 對社會的推廣:相較於從前,可以少提 UX 的概念,多從市場、策略與服務的方式帶入 UX。
目前李毓修在微軟中國服務,對他來說,各種挑戰都是很好的學習,雖然他現在不在台灣,但就如同當初成立 UiGathering 一樣,他以人與人之間串連的信念,相信即使自己不在台灣,也能夠與大家分享他的學習與感觸。
文章轉載自:Happy UX 2013 快樂使用者經驗設計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