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創新」並不是“專有名詞”,而是將創新當成是“動詞”在用
文 / 林承毅 (林事務所 服務設計師, 悠識人類學家&服務創新顧問 )
台灣是一個極度崇拜創新、濫用這兩個字的國度、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可在我們的生活中輕易發現、諸如:補教業的廣告可拿這兩個字說嘴、只是為了解釋有別與其他業者的透明、國營的運輸業、也牙牙學語的將這兩字、煞有其事的做成超級陽春的紅布條、貼放在車站內、我覺得這樣還真的是會產生反效果。
原來在台灣「創新」並不是“專有名詞”、內容也不是諸如經濟學大師熊彼得的定義「將已發明的事物,發展為社會可以接受並具商業價值之活動」、而是將創新當成是“動詞”在用、所以只要小小做一點差異性、做一點改變、就可以大聲的說、我們在做創新、本公司是一個以創新為導向的企業、而明明所投入的可能連最基本的“改善”(Kaizen)兩個字都做不到。
而要如何從改善做起呢?、請捫心自問、你今天KANO了沒?不是要你看電影、而是有無透過KANO二維品質模型、好好的去檢討你們的服務內涵、如果只是把一個該做的事情做好、那只是滿足基本要求的應當品質、如何進一步做好一元品質、再創意及用心創造魅力品質。
所以不要再動不動高舉創新大旗、先問問你今天KANO了沒、有沒有透過Kaizen持續精進、把內容品質做好、再來說也不遲吧!